
七年级地理上册新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城镇与乡村》课时作业测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城区考察时,发现一处新建成的市民公园,以此探究其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下图示意某市民公园。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步道起点位于标识牌的( ) 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图中标识牌标注的数字最可能是( ) A.50 B.100 C.500 D.1000 3.兴趣小组认为市民公园最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原因是( ) A.提供就近休闲活动空间 B.增加城市商业中心数量 C.拓宽城区主要交通干道 D.扩大工业生产活动范围 福建泉州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有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下图为宋元时期泉州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刺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这说明泉州( ) ①属于乡村②属于城镇③以畜牧业为主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泉州人稠山谷瘠①,虽欲就耕无处辟②。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③造舟通异域。”注:①瘠:贫瘠;②辟:开辟;③岁:年。由此可知泉州( ) A.地形较平坦 B.海上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小 D.造船技术落后 6.保护泉州古迹遗址的合理措施是( ) ①改建原有建筑②限制游客数量③划定保护范围④开发商业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象屋”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某部落的传统民居,房子以竹、草为主要用料。天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是入口遮阳篷;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似大象“眼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部落的人种为(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8.“象屋”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鼻子”—防寒保暖 B.“眼睛”—利于采光 C.“身体”—就地取材 D.“头顶”—防止风沙 9.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培训专业人才,传承营造技艺 ②改善居住环境,全部拆除改建 ③大力开发商业,发展特色旅游 ④保护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国丹霞”是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由泰宁、崀山、丹霞山、龙虎山、江郎山和赤水等6个提名地组成。读“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分布示意图和丹霞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崀山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湘 B.粤 C.浙 D.闽 11.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复杂且时间漫长,岩石往往是红色砂岩,质地不够坚硬,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丹霞地貌的是( ) A.开山采矿 B.城市建设 C.封山育林 D.引进物种 12.前往泰宁旅行,还可以游览( ) A.日月潭 B.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C.西湖 D.故宫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下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1)和“A”字形茅屋景观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3.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高温,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D.全年高温,夏季湿润,冬季多雨 14.“A”字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防沙 B.防风 C.保暖 D.排水 15.该区域的典型植被特点是( ) A.植株高大 B.叶片肥厚 C.叶子针状 D.冬季落叶 阅读元阳梯田景观图(图1)和上海市区景观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6.造成城市和乡村景观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产生活方式 D.资源条件 17.关于城镇和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建筑物高大、密集 B.城镇的发展,对自然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