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东市第二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策后,月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放。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放。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5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是指在机器上实现类似乃至超越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等智能的系统。 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也称通用人工智能,是指达到或超越 人类水平的、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环境挑战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 也称狭义人工智能,是指人工系统实现专用或特定技能的智能,如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 迄今为止大家熟悉的各种人工智能系统,都只实现了特定或专用的人类智能,属于弱人工智 能系统。弱人工智能可以在单项上挑战人类,比如下围棋,人类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的对手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虽然我们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与算法、核心芯片与元器件、机器学习算法开源框架等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人工智能优 先发展策略、大数据规模、人工智能应用汤景与产业规模、青年人才数量等方面具有优势。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尽管是后来者,但我们市场规模大 青年人多,奋斗特神强,长期来看更有优势。我们可以预见,2]世纪中叶前后人工智能可能 会带来下-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百年。当然,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还远没有达到开启智能 时代的量级,还需要持续积累和创新。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还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 的需求。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类脑计算、生物计算、量子计 算等。 人工智能把我们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己的智能潜力。 而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我们应该以积极态度拥抱变化。与其担忧工作被抢走,不如与机 器“共勉”,机器尚在持续学习,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学可、终身学习吗? (摘编自高文黄铁军《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一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 材料二: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典论聚焦。在人工智能的“作品”中,“林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6034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