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4289

天津市小站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078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历史,答案,图片,试卷,小站
    2025-202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诸、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也称净面纹,融合虫、鱼、鸟、 兽等多种动物元素有“驱鬼胖邪”之义。背铸器上的兽面则出现在夏代,商代和西周早期纹 饰神态加生动,形状复杂多变,应用更普遍。饕饕纹的流变说明中华文明() A.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B.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 C.多元,二体的显著特征 D.起源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2.在阐释“孝”的问题时,孔子表示,光对父母赡养还不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敬,何以别乎”?在论及祭祀之礼时,孔子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据此可知孔子 注重 A.恢复周礼仪式 B.开展因材施教 C.厚植家国情怀 D.加强道德自觉 3.商鞅变法中“开阡陌封疆”,即把原来的“百步为亩”的“阡陌”(田界):开拓为二百 四十步为一亩的“阡陌”,实行“百亩给一夫”。这一措施() A.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 B.导致铁制农具的使用 C.适应了社会形态转型的需要 D.为秦国提供稳定兵源 4.据史料记载,古代中国就有一套名为“二王三格”的礼仪制度,用以处理新旧王朝的关 系,新王朝必须册封旧王朝及其皇室成员,将其视为宾客而非臣子。这一制度起源于尧舜禹 时期,实施始于周武王时期,成为之后历代王朝更迭的常见做法。这说明() A.该制度实施的前提是世袭制 B.该制度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 C,此时期各民族进一步的交融 D.政治制度要有久远文化传统 5.有学者说,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读那样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一 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正是在这种深厚的自然体验下,产生了王識之的《兰 亭集序》等优美的写景文学作品。据此可知,东晋文学的突出特点是() A.融入玄思,注重空灵意境 B.借鉴佛理,表达禅宗思想 C.继承传统,歌咏社会人生 D.道法自然,抒发内心情感 6.白居易写有《胡旋女》一诗,题注:“天宝末,熊居甲(注:`唐时西域国家)献之。” 诗云:“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己时。”“曲终 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从作品可以推知,当 时 A.东西存苦卡风格交汇融合 B.异域乐卿广受欢迎 乙.商路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D.经济繁荣因力强盛 7.宋初的宜方学术星本延续汉唐传统,以章句训站为主要特点的著书之学占据统治地位。 到北宋中期,经学领域出现了“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的新风尚,儒学也完成 了由义礼之学向心性之学、性理之学的转变“这一变化() A.主要得益于科举取士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B.推动了士大夫群体自我意识的充分觉醒 C.直接导致了程朱理学的官方化和政治化 D.表明儒学为应对佛道挑战进行理论革新 8.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挞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页互市。互市时,明 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 遗而返”。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9.如图是清代导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800 70 本获路 痕洁七年(1650年分 乾魔十五率(1730年) 硬员三十九第(700年) 嘉获五年(10年) 这可用来研究() A.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对社会结构的彩响 C.改土归流政策影响下的边疆开发 D.劳作方式变化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 10.明末清初,颜元在书院中专门开辟了锻炼身体、操练战争器械、数学地理等牧学内容。 康熙曾命传教士测绘全国地图,传教士运用当时非常先进的三角测量并结合经纬度测量,制 成全国地图《皇舆全图》。这说明明消时期() A.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密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