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5401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绿色评价化学试题 (含答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6046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安徽省,绿色,答案,试题,化学,评价
  • cover
合肥十中2025—2026学年诗华级部上学期 化学第一次绿色评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慈石(Fe3O4)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中“慈石”属于金属氧化物 B.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涉及的是物理变化 C.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线粉的成分是纯铁粉 D. 《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O3)也”。“硝石”属于盐类 2. 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 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B. “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D. “碳纳米泡沫”属于胶体 3. 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 除去乙中混有的小分子和离子常采用渗析的方法 C. 澄清石灰水分类属于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分类属于丙 D. 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4. 依据下列实验事实证据,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铜丝能导电 A.铜是电解质 B.NaCl固体中不含离子 NaCl溶液能导电 C.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D.是电解质 A. A B. B C. C D. D 5. 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 电解质 A Na2O H2SO4 烧碱 NaHCO3 NaCl B MgO CH3CH2OH 苛性钠 MgCl2 H2O C CaO HClO 纯碱 BaCO3 Cu D CuO HNO3 熟石灰 Na2CO3 10H2O NH3 A A B. B C. C D. D 6.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以下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黑火药爆炸: B.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火法炼锌工艺: C. 西汉《淮安万毕术》记载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 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描述的石灰石煅烧: 7.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B. C. D. 8.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 氢氧化镁溶于盐酸: D. 石灰乳中通入少量: 9.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的是 A.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NaHSO4溶液与 NaOH 溶液 B. Na2CO3与稀盐酸;CaCO3与稀盐酸 C KCl溶液与 AgNO3溶液;NH4Cl溶液与AgNO3溶液 D. Ba(OH)2溶液与硫酸; Ba(OH)2溶液与盐酸 10.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11. 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A H+、Na+、Ba2+ B. H+、Ba2+、Cl- C. Na+、SO、CO D. H+、SO、CO 12. 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所测混合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 a时刻溶液导电能力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D. 用NaOH溶液代替Ba(OH)2重复上述实验,溶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与上图相同 13. 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两种元素 B. 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 铜的化合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