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一一2026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高三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校: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我国上古动物神灵崇拜有鸟、龙、犬、虎等多种类型。其中鸟 灵与龙灵最突出,北方尊龙称龙腾,南方(尤楚地)崇凤称凤翥。南北图腾“龙 凤呈祥”,在华夏大地象征祥瑞,此为“龙凤呈祥”本意。这一认识的主要影响 是() A.有助于华夏共同体观念的形成 B.大大提高了楚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 C.夯实了统一多民族的政治基础 D扩展了后人对中国早期神话的理解 2.变法前的秦国,“室”是以宗族为特征的财产单位和权力单位。商鞅变法拆“室” 为“户”,官府将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登记在“户”下,确认其土地权属关 系,均直接隶属于国家。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B.捍卫了小生产者的利益 C.摧毁了传统宗法血缘关系 D确立封建土地国有制度 3.由于边远郡文教基础薄弱,汉宣帝时规定贤良方正、文学科只对内地郡国选 拔。东汉时,汉和帝两次进行改革将孝廉察举数与郡国人口合理挂钩,汉顺帝 又增设孝廉年龄限制,增加对所举诸生、文吏的考试。这些举措() A.旨在不断削弱诸侯国的权力 B.打破世家大族对选官的垄断 C.体现出灵活务实的治理智慧 D.反映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4.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政策逐步推行,如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执行严苛, 不仅将北方南迁的侨民(含士族与流民)编入南方本地户籍,还裁并侨州郡县, 剥夺士族对侨民的庇护权,使侨民成为国家直接控制、需缴税服役的编户。这 一政策的推行反映出该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门阀士族势力趋于衰弱 C.政权阶级基础的缩小 D.南北民族矛盾得到解决 5.唐武宗指出:“朕闻三代以前,未尝言佛…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 高三历史第1页共8页 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齐、 梁,物力调残,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唐武宗这一言论意在() A.促进佛教的中国化 B.推动三教融合 C.探寻南朝兴亡之道 D维护统治秩序 6.花蕊夫人(约883-926),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汉族政权)主王建的妃子,一 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宫词,很多都是描写前蜀宣化苑游乐的趣事。有一句诗词是 这样的:“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诗中所述现象() A.反映蜀汉政权促进了民族交融 B.说明了巴蜀人民喜爱回鹘服装 C.体现回鹘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表1为部分理学家的观点概述,据此可知( 表1 代表学说 代表人物 观点简介 认为天理体现在社会秩序中就是礼,强调“父子 天理即礼说 程颐 君臣,天下之定理”,人们应遵循封建伦理规范 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天理 心即理说 陆九渊 存在于人的心中,求理只需反观内心 理气论 提出理先气后,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 朱熹 万物的材料,二者相互依存但理为主导 A.阶级差异影响了历史结论 B.理学家核心观点分歧较大 C.时代背景决定了学术观点 D多元阐释拓展了理学内涵 8.元代姚隧《牧庵集》记载:“(世祖)既定天下,议所以取士者…凡蒙古、 色目人,若科举,则试两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汉人、南人,则试三 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场 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据此可知元代选官制度设计旨在() A实现治国思想统一 B.提升官僚队伍行政能力 C.维护民族等级秩序 D.完善多渠道的选官体系 9.16世纪中叶,原产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初被称为“御麦”。明代《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