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0741

17 创新题(新情境·新材料·新考法)(非选择题汇编)【2025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9477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汇编,中考,解析,原卷版,分类,真题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专题17 创新题(新情境·新材料·新考法) (非选择题汇编) 考点概览 01 中国史(12题) 02 世界史(3题) 03 中外贯通(1题) 01中国史(12题) 1.(2025·江西)时空观念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1)请从材料中任选一幅图,给它补充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1)示例: 图2标题: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理由:①图中有“汉”字样;②图例显示“海上航路”;③线路沿海而行;④线路显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2)信息:中国古代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历史人物为文明交往作出杰出贡献;商业贸易推进文明交流;交通发展促进贸易往来。 【解析】(1)标题及理由:根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先明确四幅地图都是和中外交通路线有关,再选取其中任意一幅地图,先明确朝代,观察图中的关键信息,最后补充标题。如选择图2,标题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理由图2中有“汉”字能明确朝代,图示中明确标注“海上航线”,整条交通线从东南沿海处罚,是沿着海岸线南行,最后到印度半岛附近。 (2)信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张骞出使西域,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也出现了,南宋海上丝绸之路到红海沿岸,元朝的陆上交通线重新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到达鼎盛,到了欧洲和非洲,故总体来看中国古代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张骞等杰出历史人物在中外文明交往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2025·四川德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画描绘了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步辇图(摹本·局部) ———摘编自《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对《步辇图》进行解读。 (要求:角度明确,表述清晰) 【答案】 角度:历史价值。 解读:《步辇图》生动地记录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见证。该画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我们今天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示例2: 角度:艺术价值。 解读:《步辇图》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唐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该画画面张弛有度,典雅和谐;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线条流畅圆劲;对后世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画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角度:创作背景。 解读:《步辇图》创作于唐代,当时已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派使者到唐朝求婚;该画生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求婚使者的场景。 角度:画面内容。 解读:《步辇图》整个画面以唐太宗为中心,左为求婚使者等三人,右为宫女簇拥唐太宗。该画画面人物的排列布局合理,通过人物的大小、位置和动作的安排,突出了唐太宗在画面中的中心地位;求婚使者拱手而立,神情谦恭,形象刻画出对唐太宗的敬重;周围的侍从们姿态各异,充分体现了各自的身份和职责,反映出唐朝宫廷的庄重与威严;整个画面以视觉语言传递了盛唐气象与民族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