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0782

12 材料分析题(中国史部分)(非选择题汇编)【2025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4217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汇编,历史,解析,原卷版,分类,真题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专题12 材料分析题(中国史部分) (非选择题汇编) 考点概览 01中国古代史(12题) 02中国近代史(5题) 03中国现代史(4题) 04中国史贯通(14题) 01中国古代史(12题) 1.(2025·云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统一台湾后,群臣对是否开放海禁争论激烈,康熙认为开放海禁有利国计民生,指定开放四个通商口岸。海外贸易活跃了地区经济,也使清政府获得丰厚税利。但在正常贸易的同时,西方殖民者还在中国沿海劫掠和搜集情报,进行非法活动。又因为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对海外贸易不断加强管制。乾隆时期,英国的武装商船多次驶入通商口岸,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于是下令仅保留广州一口通商。后来,英国政府两次派使团来华,要求扩大通商,均遭清政府拒绝。 ———摘编自王家范 张耕华等《大学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认识。 【答案】(1)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原因: 经济基础:宋代农业、手工业发达(如制瓷业、丝织业、造船业),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 技术支持: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提高了航海能力。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贸易,征收税收。 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畅通,连接东亚、东南亚、西亚等地。 货币发展:纸币(交子)的出现,便利了贸易结算。 (2)对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认识: 积极一面:清初开放海禁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政府税收。 消极一面:乾隆后实行“闭关锁国”,仅留广州一口通商,主要出于防范西方殖民活动和维护统治的目的。这一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启示:对外开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应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解析】(1)根据题干“宋代经济分布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农业、手工业发达(如制瓷业、丝织业、造船业),为海外贸易提供丰富商品。农业发展使粮食等物资充足,手工业技术进步让瓷器、丝绸等产品精美且产量大,成为海外市场抢手货,是贸易繁荣的物质根基,就像工厂有充足优质产品,才好开展大规模贸易; 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提升航海能力,指南针能帮船只精准导航,造船技术进步让船更坚固、载重量大,敢去远海,拓宽贸易范围,比如能顺利抵达东南亚、西亚等地,促进贸易往来; 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鼓励海外贸易,市舶司规范贸易流程,收税增加财政收入,还保护商人,让贸易有秩序、有保障,商人愿意参与,推动贸易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畅通,连接东亚、东南亚、西亚等。航线成熟,像交通网,让货物能便捷运到多地,促进贸易交流,各地商人借此互通有无。 纸币交子的出现,便利贸易结算。不用带大量金属货币,交易更方便、高效,促进商业活动,包括海外贸易,就像现代电子支付简化交易流程。 (2)认识:根据题干“康熙认为开放海禁有利国计民生……海外贸易活跃了地区经济,也使清政府获得丰厚税利……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对海外贸易不断加强管制。乾隆时期,英国的武装商船多次驶入通商口岸,引起清政府的警觉”可知,清初开放海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政府收入。开放让沿海贸易活起来,商业繁荣带动经济,政府也因税收充实财政,短期看有积极效果,比如沿海城市商业兴旺;乾隆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防范西方殖民、维护统治。限制对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难沟通,中国没法及时学国外先进技术、思想,逐渐落后。像西方工业革命时,中国因闭关错过机遇,科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