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 第二框 9.2奉献社会我践行 集备时间: 10 月 25 日 主稿人:朱 莉 使用时间: 10 月 31 日 【核心素养】 通过完成“洄游计划”--乡村振兴学习行动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通过我心向往,模拟入团定宣誓活动,感悟共青团的性质和作用。主动向团组织靠拢,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勇于承担时代责任。 3.通过保定支教群体的倾情奉献一例到底 ,在奉献中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品格,促进社会性发展领悟青春的样子,学会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自身能力,增强担当意识。 1.教学重点: (1)奉献社会的意义。 (2)如何奉献社会。 2.教学难点:如何奉献社会。 学法指导 教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目标·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扎根西部的保定“格桑花”何以感动中国?》 扎根西部的保定“格桑花”何以感动中国?对于他们你有什么认知?谈谈你的感想? 二、讲授新课 总议题:青春绽芳华———奉献正当时 子议题一:青春的方向———以奉献明航向 议学情境———西行列车上的抉择” 结合视频内容和课本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议一议: 1.西行的列车上他们做出怎样的抉择? 2.请你谈谈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品格?他们发扬了什么精神? 【倾听心声】--格桑花们有话说 1.他们的行动,从犹豫是否坚守到坚定留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给你的青春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成长? 2.你认为奉献社会对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有什么重要作用? 【议学成果】 1.奉献社会的表现? 2.奉献社会的意义? 子议题二:青春的担当———用奉献筑力量 议学情境二———使命中的担当” 截至2024年,他们共培养了9000多名毕业生。那些从课堂走出去的孩子,有人成为了乡村教师,有人返乡创办了特色农产品合作社,有人带着乡亲们搞起了旅游。从“走出大山“到“回报家乡”,教育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西部的经济生态。 议一议: 1.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毕业生,想要回报家乡你需要具备什么本领?怎样才能具备这些本领呢? 2. “洄游计划”--家乡振兴学习行动方案我需要学好哪些学科 我计划掌握什么新技能 我如何了解社会需要 议学情境三———先进组织我向往” 议一议: 1.在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在你心目中,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议学情境四———奉献社会我践行” 让我们一起积极响应团组织号召,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请小组参考如下主题:学校放学拥堵、关爱老人、文化传承保护、保护环境等,设计你组的“志愿服务策划书”并分享。 【议学成果】3.★如何奉献社会? 【奉献能量卡】 领略完“格桑花”们的青春风采,结合相关知识,书写你的奉献宣言。 奉献宣言卡 强本领: 我要利用 (本领); 向光行: 持续参与 (服务活动); 乐奉献: 以担当 责任; 勇担当: 同时培养 (能力)。 课后作业:1.个人分支(必做): 完成宣言卡中1项承诺, 提交“3维记录表” (例:每周教老人用手机1小时) 2.班级主干(选做): 小组设计“校园责任树”海报: 树根:教材知识(例:向上向善的力量) 树枝:班级实践(例:环保站/助老队) 果实:成果照片+数据(例:服务50人次) 学法指导 从视频中感悟“奉献社会”引出课题。 自主发言列举生活中的服务社会案例 小组合作,“洄游计划”--家乡振兴学习行动方案确定中心发言人,小组分享 自主学习,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用、团歌等 合作探究,攥写策划书,践行奉献社会 课后 复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