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剪一剪、拼一拼 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剪一剪、拼一拼 课时 1 课标要求 在第一学段(1 - 3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剪一剪,拼一拼” 内容中,学生需基于对长方形、正方形已有特征认知(如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将其按指定要求剪开(如把长方形剪成 2 个相同的三角形、将正方形剪成 4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这是对图形认识从静态观察到动态操作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边、角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教材中的“拼一拼”活动,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学生需运用剪得的小图形,通过边与边、角与角的拼接,拼出原图形或新的组合图形(如用多个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用小正方形拼大长方形),在实践中掌握图形组合的基本方法,提升对图形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 教材分析 在知识层面,该内容承接一年级 “认识平面图形” 的基础,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是对前期图形认知的深化;在能力层面,它为三年级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 等内容积累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 “图形转化” 的数学思想,是几何领域学习的重要过渡环节。 教材将数学中的图形知识与美术中的剪纸、手工操作相结合,体现了 “学科融合” 的理念。通过剪拼活动,学生既能巩固数学知识,又能提升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符合低年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观察图形特征、规划剪拼步骤、验证拼法合理性,这一过程能有效培养空间观念(如判断图形剪拼后的形状)、几何直观(如通过图形操作理解抽象规律)和创新意识(如尝试不同的剪拼方法),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能准确辨认并说出图形名称,知道图形的基本特征(如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这是开展 “剪一剪,拼一拼”活动的重要前提。 二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期学习中,已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经验,如折纸、撕纸、拼搭积木等。部分学生可能在手工课上接触过简单的剪纸和拼图活动,具备初步的剪刀使用能力(但需注意安全规范)和图形拼接意识,不过操作的规范性和精准度仍需提升。 此阶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他们对直观、有趣的动手活动兴趣浓厚,能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变化,但对 “剪拼前后图形的形状改变但面积不变” 等抽象规律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借助大量具体操作来逐步感知。 核心素养目标 1. 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进一步感知几种平面图形的特征,会用几个平面图形拼出新的平面图形。2.在拼图形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在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在拼组图形过程中,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填一填。师:这些图形就像神奇的积木,能拼出好多好玩的东西!大家想不想用它们拼一拼、剪一剪,创作小作品呀 "引出课题《拼一拼、剪一剪》。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订正。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提问:应该怎么剪呢?请你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并动手剪一剪。小组合作要求:小组推选 1 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协调分工,确保每位成员都参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