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2491

【教学评一体化】冀教版二上4.3《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324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教版,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 课时 1 课标要求 在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出现错误也给予包容与引导。当学生成功发现平行四边形特征、正确画出图形或解决相关问题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 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 “图形与几何” 领域的要求,强调 “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建立图形认知,发展空间观念”。在二年级上册安排 “认识平行四边形”,处于 “四边形认知” 的关键过渡阶段 ——— 此前学生已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 “四边形” 的概念;此后将在中高年级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梯形及多边形知识。因此,本内容既是对 “四边形” 认知的拓展,也是后续学习平面图形面积、复杂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从年级认知适配性来看,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教材通过 “直观感知 — 动手操作 — 特征总结—生活实例” 的编排路径,符合该年龄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依赖直观体验”的认知规律,旨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清晰表象,为后续抽象概念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它们有 4 条边且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同时,学生能在生活中准确辨认长方形(如书本封面、课桌面)和正方形(如魔方面、手帕),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规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知识储备为学习平行四边形奠定了 “四边形” 的认知基础,可通过 “对比旧知、发现差异” 的方式,自然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学习。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曾接触过含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如伸缩门、楼梯扶手、自行车车架、栅栏格子等。但多数学生仅对这些物体的 “形状” 有模糊印象,未形成 “平行四边形” 的数学概念,也无法用数学语言描述其特征。这种 “生活感知大于数学认知” 的现状,既是教学的切入点(可从生活实例导入),也需要通过教学将 “生活经验” 转化为 “数学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能区分三角形和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会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在众多图形中准确辨认出平行四边形。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拼、摆、画)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悟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连一连。2.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观察下列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师: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师:那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师小结: 生:它们摸起来都是平平的……生:它 们 的 边 都是 直 直 的……生:它们有的有3条边。生:它们有的有4条边。生:有一组对边是斜边…… 利用动脑思考找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师:按刚才说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