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试题卷 (试卷四个大题,共24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4题。 三月的一天,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杨林的古街巷上,兰茂纪念馆的飞檐在月色中勾勒出古朴轮廓,曾是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石板路载(zǎi)着千年记忆,整个镇子几乎鸦雀无声。我独自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径上_____,心绪不宁。我想起了下午碰到的那位和蔼的老艺术家。当时,他正在向一群游客阐(chǎn)释着自己对杨林历史文化的认识———从秦代驿站的烟火到西汉千户所的规制,从兰茂《滇南本草》的智慧传承到七阁八庙的人文变迁。我知道,那些话已经被他_____地讲了很多遍,可他每次讲都是那么兴致勃勃,像是第一次讲。为什么?我一霎(shà)间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热爱。 我抬头仰望云宵,只见星空灿烂,微风吹来,带着杨林肥酒的淡淡醇香,吹走了我的疑虑。那位老艺术家一定不知道,他兴致勃勃的讲解就是对我的谆(zhūn)谆教诲。我决定跟着自己的心走,成为一名传承与发扬杨林传统文化的一分子。倘若我不做出这个决定,以后一定会_____不已。 今年四月,“春花茶咖”主题文旅推广正式启动;七月,“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夏凉菌香”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层出不穷的推介活动,使得我的家乡杨林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今年国庆节期间,小镇市集上_____,兰公祠前听讲解的游客络绎不绝,售卖杨林传统手作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一派繁华景象。而我的杨林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身份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现在,我对我和杨林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载(zǎi) B. 阐(chǎn) C. 霎(shà) D. 谆(zhūn)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鸦雀无声 B. 心绪 C. 和蔼 D. 云宵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彷徨 翻来覆去 怨恨 人山人海 B. 徘徊 颠来倒去 怨恨 人山人海 C. 彷徨 颠来倒去 悔恨 人声鼎沸 D. 徘徊 翻来覆去 悔恨 人声鼎沸 4.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决定跟着自己的心走,成为传承与发扬杨林传统文化的一分子。 B. 我决定跟着自己的心走,成为发扬与传承杨林传统文化的一分子。 C. 我决定跟着自己的心走,成为一名发扬与传承杨林传统文化的人。 D. 我决定跟着自己的心走,成为一名发扬与传承杨林传统文化的一分子。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天中,嵩明最热闹的时间,当数晚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上的小吃特别丰富,烧、烤、煎、炸、卤……美好的一天不过如此,有滋有味,有始有终。 ①这些晚上的路边小吃摊给生活带来了烟火味 ②人声嘈杂,还混有用录音喇叭反复播放的嵩明方———甜白酒,五元一碗” ③为辛苦工作一天的人们带来了快乐 ④这声音虽不绝于耳到很晚,却并不让人反感 ⑤这时整条路上充斥着各种小吃摊 A. ⑤①③④② B. ②③⑤①④ C. ⑤②④①③ D. ④③⑤①② 6.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落花”慨叹个人身世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王爷爷离开老家许多年了,日暮黄昏时,他总会吟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两句,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暑假,小语和家人登山游玩,看到草木郁郁葱葱、十分繁茂的景象,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描绘草木生机勃勃的诗句:“_____,_____。” 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