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是23℃ 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7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10℃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物体的温度 【详解】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7℃,变化幅度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40℃,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小于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各组固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食盐糖沥青 B.蜂蜡冰玻璃 C.铁海波雪花 D.钻石松香铜 【答案】C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详解】A.沥青不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蜂蜡和玻璃不是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铁、海波和雪花都属于晶体,故C符合题意; D.松香不是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红、白糖加少许饴糖为原料。将糖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用小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便完成制作,如图所示。在糖画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液化后凝华 【答案】A 【知识点】熔化的概念及现象 【详解】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在石板上浇铸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详解】A.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的流通,又提高了温度,故它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A符合题意; BC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都是减慢表面空气流速,是减慢蒸发的例子.故BCD不符合题意. 5.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过一会小水珠不见了,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液化 B.液化 升华 C.液化 汽化 D.凝华 升华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 【详解】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液化形成的,过一会小水珠不见了,小水珠汽化变成了水蒸气,故先发生液化后发生汽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固态氢 钨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259 3410 A.-200℃的氢为固态 B.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C.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D.铁和钨相比,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答案】A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固态氢的熔点为-259℃,而-200℃的氢的温度高于-259℃,所以-200℃的氢不可能处于固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表格数据可知,水银的熔点为-38.8℃,即凝固点为-38.8℃,处于-50℃的环境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会凝固为固体,这种温度计是根据液态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银凝固后,温度计将无法使用,所以,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表格数据可知,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则铁水的温度一定高于铜的熔点,所以铜球掉入铁水中,将吸热熔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表格数据可知,铁的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