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12月份化学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 1.下列方法能够成功制备Fe(OH)3胶体的是( ) A.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入40mLNaOH溶液中 B.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D.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一次性加入40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2、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CO32-、Cl- B.Na+、OH- C.Mg2+、Cl D.Cl 、Ba2+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与稀盐酸反应:Cu+2H+ Cu2++H2↑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3Ag++FeFe3++3Ag C.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 +2H+H2O D.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4.在KMnO4中,Mn的化合价是( ) A.+2 B.+4 C.+6 D.+7 5.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一种元素被氧化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6.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解释的描述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① 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 钠熔成小球 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③ 钠四处游动,嘶嘶作响 产生了气体 ④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变红 生成了碱性物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 C.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D.向各装有等质量Na2CO3和NaHCO3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温度均升高 8.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呈淡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溶解了未反应的Cl2 B.新制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水中有Cl- C.久置氯水酸性将增强 D.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具有漂白性 9. 直接具有漂白能力的物质是( ) A. B.HCl C.HClO D. 10.与3.6g H2O含有相同原子数的是( ) A.0.6mol 氦- He B.标况下4.48 LCCl4 C.1.7 gNH3 D.1.505×1023个HCl 11.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离 B.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 C.同温同压下,1mol 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都相同 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12.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原子个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③ 13. 将30mL0.5mol L-1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mol L-1 B. 0.05mol L-1 C. 0.04mol L-1 D. 0.03mol L-1 14.下列关于铁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氧气发生反应只能生成Fe3O4 B. 铁与氯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为FeCl2 C. 铁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D. 铁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15.关于Fe(OH)2的实验室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用煮沸的方法除去NaOH溶液中的O2 B.将苯换成四氯化碳同样可以达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C.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Fe(OH)2↓ D.若生成的沉淀暴露于空气中,现象为:白色→灰绿→红褐色 16.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最佳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