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4763

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4000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期中,图片,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A【解析】(A项“完整记录”错误,材料中是“只言片语”) 2.C【解析】(A项原文明确指出“保护是首要任务”,并强调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 资源”,态度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贵”。此选项将“开发”和“经济效益”置于首位,与原文 强调的“保护为先”和资源属性的根本原则相悖。B项原文在“系统研究”部分强调要“准确把握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此选项中“允许对主 题主线进行不同观点的讨论”的说法,模糊了立场,与“旗帜鲜明地反对”的明确要求和必须坚持 的正确历史观相抵触。D项“若能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设计活动,就能确保红色理想在青少年心 中扎根”表述绝对。材料二仅强调“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红 色理想的重要举措,但“结合认知特点”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确保扎根”还需搭配其他 措施如优质内容、持续引导等,“就能确保”的表述过于绝对) 3.D【解析】(①空填入的内容应涉及青年人投身红色文化传播。D选项中活动发生的场景革命纪念馆 旁的广场虽与红色文化有关,但核心活动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属于青年传播红色文化的范畴。) 4.①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涵,逻辑严密。(1分)②首先从传播形式切 入,指出打破时空“距离感”,将红色文化从“书本里的故事”变为“生活中的历史”,是吸 引青年的基础条件:(1分)③然后分析传播手段的升级,通过创新“青春表达”,让红色故事 更贴合青年审美,这是吸引力提升的关键;(1分)④接着深入本质,点出红色文化“圈粉”的 核心密码是红色文化与青年价值追求的高度契合。(1分)(4点,1点1分) 5.①青年:应积极承担“传承者”角色,主动参与红色文化传承。通过创作、传播等行为,为红 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成为代际传递的桥梁。 ②社会:做好红色资源基础保障。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的科学保护,开展革命史料抢救与系 统研究,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真实、完整的物质与内容支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③社会: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搭建优质传播平台,建设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推出适配青年 审美的红色文化产品(如红色VR体验、主题研学)等,降低青年接触红色文化的门槛。(作答 时,应扣住“青年”和“社会”两个主体展开。每点2分,依据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6.C【解析】A.由文本二的注释和文本一1931年约稿“除了中篇小说《雾》以外”可知,“第一本 小说”指小说《灭亡》,且材料一倒数第二段提到《雾》的责任编辑是愈之。B.曾“拿名字来应 酬”,这表现了“我”的年少不懂事”理解有误,“拿名字来应酬”作者是被迫的,感到痛苦的: D.“当时文坛编辑和作家之间普遍的交往关系”错误,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性。 7.B【解析】B项“叶圣陶的信则含蓄克制,谨守礼节”分析不当,叶圣陶的信虽用语文雅,但“语 我以尊况”“申相念之情”“思欲访晤,终成虚愿”等句充满了对老友真挚的牵挂和未能相见的遗 憾,并非单纯的“谨守礼节”,其情感内涵是深厚而直接的。 8.“生活的责任编辑”是一个深刻的比喻,其内涵包括: ①人生道路的引导者:他们如同编辑为书稿把关一样,为“我”的人生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标 准。叶圣陶“不要名利,多做事情”的教海,就是为巴金“照亮”的生活之路。 ②困境中的保护者与鼓励者:他们在“我”人生遭遇风雨(如文革)时,给予无形的庇护、真 诚的关心和巨大的精神鼓励,使“我”能“恢复勇气,在正路上继续前进”。叶圣陶文革中设法 打听巴金安危、写信赠诗等行为,正是履行了“责任编辑”的职责。 ③品德与精神的守望者:他们的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