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正当西汉王朝步入一个需要雄才大略领袖的时候,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不满16岁汉武帝刘彻即位,接管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等待他的 是什么呢 文景之治之下,四海统一,国富民强,然而繁华背后,危机四伏。 视频导入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1)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通过: 阅读教材,归纳汉武帝继位初期西汉面临的社会危机,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能力。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梳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实行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并能够对这些措施进行初步评价,认识到它们对于西汉国力逐渐强盛的重要作用 (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通过列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结合地图叙述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史事,感悟卫青、霍去病英勇无畏的精神,认识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做出贡献,并思考国家大一统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何为“大一统”? 秦 一、削弱地方势力 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 武 帝 建 立 秦 朝 巩 固 汉 朝 一、削弱地方势力 1. 背景: 诸侯势大,豪强横行 快速浏览课本,简要说说汉武帝即位之后面临 着哪些问题?(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几个方面) 私商暴利 思想混乱 匈奴犯境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汉初,一些诸侯王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方豪强势力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地方势力及地方豪强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一、削弱地方势力 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建立刺史制度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豪强势力也被削弱,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 措施: 措施①: 诸侯强大(削弱) 措施②: 豪强横行(削弱) 3、影响: 一、削弱地方势力 主父偃 推恩令: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3.“推恩令”: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主父偃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邻近的郡管辖。 目的: 提出者: 内容: 影响: 二、加强经济管控 齐读教材68页,归纳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行业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①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②播种工具楼(lóu)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汉朝耧车(模型)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何为耧车 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二、加强经济管控 结合教材归纳下表中的三个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私人铸币、盐铁私营、富商大贾的? 问题 措施 影响 私人铸币 盐铁私营 富商大贾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尊崇儒术 国家应该要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法家 儒家 国家应要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道家 儒家学 派创始人:孔子 法家学派创始人:李悝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1、背景:汉初,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比较松弛,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