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6836

山东省泰安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1798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泰安市,2025-2026,年高,三上,学期
  • cover
山东省泰安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的报告(节选) 杨振宁 1905年通常称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奇迹年”。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空、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一个26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远的观念变革,因而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 当然没有人能够绝对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有机会修正200多年前牛顿所创建的体系,可是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开放。的确,自从1881年迈克尔逊———莫雷首次实验以及1887年第二次实验以来,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一直是许多人在钻研的热门课题。令人惊奇的是,当爱因斯坦仍在苏黎世念书时,他已经对这个题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许多科学家对这个科目也极感兴趣。庞加莱是当时两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正在钻研同一个问题。事实上,相对性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因斯坦,而是庞加菜。然而,庞加菜没有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关键性、革命性的思想。 爱因斯坦也不是首位写下伟大的转换公式的人,之前,洛伦兹曾写出这个公式,所以当时这个公式以洛伦兹命名,现在仍然是这样。可是洛伦兹也没能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思想。 正是26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原始观念,坚持同时性是相对的,才能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之门。 几乎今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同意是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这对庞加莱和洛伦兹是否公平 要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引用怀特海的话: 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非常接近真理和真正懂得它的意义是两回事。每一个重要的理论都被它的发现者之前的人说过。 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没有抓住那个时代的机遇。他们致力于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可是他们都错失其重点,因为他们死守着旧观念,正如洛伦兹自己后来所说的一样。爱因斯坦没有错失重点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要有自由的眼光,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课题。远距离眼光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是只有远距离眼光还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正是这种能自由调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光。按照这一比喻,我们可以说洛伦兹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近距离眼光,而庞加莱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远距离眼光。 中国伟大的美学家朱光潜强调过“心理距离”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他的观念与上述的远距离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而已。在最权威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中,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写爱因斯坦的性格———孤持,并且在第三章开始时引述道: 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单独地、孤立地、独自地。(《牛津英文词典》) 的确,孤持、距离、自由眼光是互相联系的特征,是所有科学、艺术与文学创造活动中一个必要因素。 1905年,爱因斯坦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是他于3月间写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关于光量子的“启发性观点”。这一大胆的观点当时完全没有受到人们的赞赏,从以下的几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八年后,当普朗克、能斯特、鲁本斯、瓦尔堡提名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时,推荐书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