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7292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题型专练 (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448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物理,初中,学年,2025-2026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题型1】光源 1 【题型2】影子的形成 2 【题型3】日食、月食的形成 3 【题型4】小孔成像 5 【题型5】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6 【题型6】光速 8 【题型7】光的色散 9 【题型1】光源 【典型例题】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 B.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C.月亮 D.猫的眼睛 【举一反三1】太阳、月亮、放映电影时的银幕、烛焰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烛焰 B.银幕、烛焰 C.月亮、银幕 D.太阳、月亮 【举一反三2】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烛焰 B.月亮 C.钻石 D.镜子 【举一反三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平面镜 D.钻石 【举一反三4】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烛焰 B.月亮 C.钻石 D.镜子 【举一反三5】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填序号) A.太阳 B.月亮 C.蜡烛火焰 D.萤火虫 E.水母 F.火星 G.霓虹灯 H.激光器 【举一反三6】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亮着的电灯、开着的电视荧屏,不属于光源的是 ,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举一反三7】光源是指 的物体,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 【题型2】影子的形成 【典型例题】关于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有一种观点认为“三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的影子以及在酒杯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属于光源 B.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倒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诗人离酒杯越近倒影越大 【举一反三1】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经过太阳面前,从地球看金星会在太阳表面观察到一个黑点 。关于黑点的形成正确解释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折射 【举一反三2】《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举一反三3】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李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地上己影”的形成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举一反三4】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阴浓”的形成说明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自然光源。 【举一反三5】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一个人面向正北站在阳光下,他发现(选填“早晨”“中午”或“下午”)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 。 【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为某路人按照图示箭头方向行进到达路灯杆处,在此过程中人在地面上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 【题型3】日食、月食的形成 【典型例题】下列关于日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 B.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 C.日食的形成原理确实是传说中的天狗吃了 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影子的形成原理不相同 【举一反三1】古人所说的“天狗食月”其实是月食现象,过程如图所示,月食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时,要看到日环食,只有当运动到(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举一反三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时,如图,在a、b、c、d位置此刻都看不到日食现象的是(  ) A.a、b两位置 B.b、c两位置 C.a、c两位置 D.a、d两位置 【举一反三4】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____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