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835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1269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文化,传承,多种,载体,及其
  • cover
(课件网) 地点:北京 地位: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和太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北京国子监的琉璃牌坊 融通导图 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1、中国-古代 思考1:图中两所学校有何区别? 官学、私学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思考2:梳理中国古代官学和私学发展的过程。 西周 春秋 汉朝 西晋 唐朝以后 宋朝 “学在官府” 太学、地方官学 国子监 私学产生,孔子 私学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组成基层社会教育 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白鹿洞书院 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古代中国最高学府 唐朝中央官学有三个系统,分别是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以国子监为主体,下设六学,即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四门学,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书学,以《说文解字》《字林》为专业,学习文字、书法;算学,学习《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律学,学习法律条令。……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送尚书省录用或送高一级学校深造,亦可参加科举考试。 ———摘编自钟坤杰《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机制的沿革及变迁》 ①培养人才 ②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 ④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思考3:结合材料,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何作用? 1、中国-近代 (1)近代大学 (2)留学教育 1898 清华学堂 1912 北京大学 1916 蔡元培任校长 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京师大学堂: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 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1 清华学校 1928 国立清华大学,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1912 1872-1875派4批学生赴美留学; 新文化运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 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考4: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1925 设立大学部 1、中国-现代 思考5: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完成表格。 新中国成立至 60年代中期 举措 成就 “文革” 改革开放后 举措 成就 收回教育主权,接管各级各类学校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 1995,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 中国教育迈入新征程,高校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教育成就举世瞩目。 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培养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文化断层” “人才断层” 2 西方 思考1:西方学校教育起源于哪里? 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思考2:近代西方学校教育有何发展? 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思考3:结合材料,近代西方大学兴起原因? 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