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8467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时作业(教师版+学生版)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828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纲要,中外,统编,高中,学生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A组 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题组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21“史料阅读”改编]《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在文帝、景帝统治期间,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 ①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②推行均输平准 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④吸取秦亡教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于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汉代初期出现了“文景之治”,故①正确;推行均输平准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不属于“文景之治”时期,故②错误;尊奉黄老无为思想,是“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故③正确;由于吸取了秦亡教训,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所以出现了“文景之治”,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题组2 西汉的强盛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21“主干知识”改编]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三公九卿 B.推行与民休息政策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可知,西汉初期,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制度,诸侯国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故选C项;秦始皇设三公九卿,汉承秦制,属于中央官制,与材料中解决地方诸侯割据问题不相符,排除A项;西汉初年,汉高祖、文帝、景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排除B项;战国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排除D项。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22“史料阅读”改编]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基于此,他向汉武帝建议(  ) A.尊奉法家 B.统一文字 C.尊崇儒术 D.贵儒尊道 答案 C 解析 为解决汉朝“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的问题,董仲舒的建议是尊崇儒术,故选C项;尊奉法家是秦朝的做法,汉武帝时期是尊崇儒术,排除A项;统一文字是秦始皇时期采取的措施,与题干时间和主旨都不符,排除B项;贵儒尊道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武帝时期这一时间不符,排除D项。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22“主干知识”改编]汉武帝时期,积极开拓疆域,经过三次对匈奴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同时又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些措施(  ) A.确定了中国古代的疆域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有利于东亚文化圈形成 D.加强了江南与中原的联系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到汉宣帝时期,汉政府通过战争和设置机构等措施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控,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材料中提及的是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确定中国古代的疆域是在清朝,排除A项;东亚文化圈是指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与江南无关,排除D项。 题组3 东汉的兴衰 5.[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23“主干知识”改编]东汉初年,光武帝为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整顿吏治;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光武帝的这些做法(  ) A.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 B.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体现 C.消除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