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8631

5.4 眼睛和眼镜(教学课件)(共24页PPT)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418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八年级,2024,人教,物理,初中
  • cover
(课件网) 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课前热身: 1、你是远视眼(散光)还是近视眼?算一算班上的近视率是多少? 据《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人口高达4.5亿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近视眼列为致盲性眼病。 阅读课本完成: 1、眼睛的视觉范围是多少?眼睛看的最清楚的距离是多少?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症状是什么? 3、人眼球有哪些结构组成?人眼是如何看清物体的? 视觉范围10cm到无限远 25cm 近点 远点 明视距离 近视眼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 角膜 凸透镜 视网膜 胶片 眼睛好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二、眼睛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调像距 晶状体自动调节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较弱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较强 看远处物体 看近处物体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睫状肌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睫状肌 【例1】 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A、C 【例2】 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不能改变 D.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点名 C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保护眼睛的措施 2.眼镜的度数 1、什么是透镜焦度? 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 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 焦距的倒数,Φ=1/f,单位:m-1 镜片的度数透镜焦度乘100的值,D=100Φ,单位:度 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保护眼睛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介绍正常人的明视距离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约为15cm 了解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距 的倒数叫焦度 透镜焦度数乘以100即为该眼镜的度数 合作交流 思考2 对远视眼患者而言,用什么方法可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学生讨论 学生实验 用焦距比原来大的较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保持光屏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像。 合作交流 远视是由 晶状体变得扁平,折光能力减弱,因此来自远 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而形成的 在光通过晶状体之前,先通过一个凸透镜,使光适当会聚,再到达视网膜时就可以 会聚成清晰的像了。 矫正 凸透镜 1.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 D.远视眼镜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B 2.注意营养,饮食要合理搭配。动物蛋白和蔬菜,粗粮和细粮要搭配使用,少吃甜食和零食,不要偏食。 3.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参加户外活动,使眼与身体能正常发育。 3.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