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问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愿3分,共48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10万多件石器,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灰烬层。这些石器多为砍砸器、刮制 器,制作方法简单,一器多用。据此推惭,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 A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定居生活B.紫握农耕技术,种植粟和蔬菜 D.会建造房屋,过着群居生活 2在浙江余姚河姆液遗址的考古发据中,发现了大面积的稻谷、稻秆、稻叶堆积层,平均厚度达40-50厘米。 C.使用打制石器,从事狩猎采集 同时还出士了大量用动物肩胛骨制作的骨耜。这些考古发现说明() A.河姆渡人已进入青铜时代 B.河姆液人过着游牧生活 C.河姆渡人已从事水稻种植 D.河姆渡人手工业很发达 3.考古发现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 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 品。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B.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4.传说神农氏发明医药,不是凭神性知晓医药的奥秘,而是通过“尝百草”得出来的知识:发明农业,亦是“因 C.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彩陶器制作工艺较高超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表明() A.远古时期农业已经成熟 B.实践推动早期文明发展 C.医药与农业有密切联系 D.远古传说符合历史事实 5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 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见,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 A.华夷有别,各有特色 B.国家统一,发展巩固 C.勤劳智慧,创造文明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6.夏商周时期,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 鼎食”。材料反映出( ) A.饮食文化具有封闭性 B.饮食文化体现融合性 C.严格的等级界限特征 D.秦朝阶级分化特征 7.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授民授疆土”的记载,如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对盂说:“授民授疆士,…勿废 朕令。”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B.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C.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D.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8,大单元主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图,选择一个最合适探究的大单元主题() 东周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时期 朝代 战国时期 秦朝建立 更迭 约前2070鈞前1600前1046前771前770 年 前476前475前356前256前221 年 年 年年 年年 年 年年 A.早期人类的发展与文明起源B,早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这些措 施() A.强化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 C.恢复了西周的分封制度D.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的使用及推广 社会生产 新兴地主 是的获得 阶领帽起 政洽权利 10.老师在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时出示了右侧的思维 导图。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诸侯国取代了西周王室B,秦朝获得最后胜利 各请候國 渴颤在兼并 C.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D,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线治者 越争中获正 七历史第1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