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短歌行》《归园田居》 ———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 学习目标 1.诵读两首诗,感受诗歌韵味。 2.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 歌 体 裁 题 材 节奏 韵律 情感 风格 时代 背景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测,分享交流。 赤壁大战前夕 宴饮宾客之时 几仕几隐 官场黑暗 最终辞官 慷慨悲凉 恬淡宁静 短促 激越 舒缓 平和 抒情诗 田园诗 四言古诗(乐府诗) 五言古诗 补充文体知识 歌行: 古代诗歌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 (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之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 短歌的节奏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苦闷。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田园诗:《伴你学》30页 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 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诗词的主旨所在。 【学习活动二】寻找诗眼,探究情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一)探究曹操之“忧” 思考:诗人为何而忧? 一忧:人生短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二忧: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忧:功业未就 艺术手法:曹操如何表达志士之慨? 用典: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使得诗歌典雅耐读、富含文采;生动形象,含蓄简洁,增加诗歌内涵容量。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原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本来写姑娘思念爱人,曹操用来表达渴望得到贤才。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与原诗句一样) 表现天子贵族宴请群臣佳宾的盛况,曹操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仿用《管子 形势解》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原句: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表达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比兴 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比喻, 兴:起兴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