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0999

【核心素养】4.1 机械运动(第4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896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机械运动,4课时,分层,练习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4.1 机械运动(第4课时) 科学观念:能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应用速度公式解决机械运动中常见的现象;提升观察、分析、描述和表达能力。 科学思维:提升严谨审题、规范解题、运用公式的思维和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例题模仿、实际练习等,熟悉解题步骤、解题规范,提升解题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模仿、练习等,养成严谨审题、规范解题的习惯。 1.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5米 【答案】B 【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v算出隧道的长度。 【解答】解:高铁速度为216km/h=60m/s,车厢通过隧道用时t=10s, 根据v可得,隧道长度:s=vt=60m/s×10s=600m。 故选:B。 2.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甲船逆流而行,实际速度为船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乙船顺流而行,实际速度为船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木桶自由漂浮,其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根据以上分析利用速度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图可知,v甲船=v乙船=30km/h, 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顺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 则甲船的实际速度v甲实=v甲船﹣v水=30km/h﹣5km/h=25km/h,乙船的实际速度v乙实=v乙船+v水=30km/h+5km/h=35km/h,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5km/h, 根据v可得,甲船、乙船和木桶1h通过的距离分别为: s甲船=v甲实t=25km/h×1h=25km,s乙船=v乙实t=35km/h×1h=35km,s木桶=v木桶t=5km/h×1h=5km, 所以,1小时后甲、乙船离木桶的距离分别为: s甲船′=s甲船+s木桶=25km+5km=30km,s乙船′=s乙船﹣s木桶=35km﹣5km=30km。 故选:B。 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速度和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根据图示比较,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然后根据v比较甲、乙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内,s甲<s乙,由v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AB、因为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B正确; C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D错误; 故选:B。 4.如图,甲、乙、丙二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 【答案】C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所用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最短,丙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丙最快、乙次之、甲最慢。 故选:C。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