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39219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 (19份打包)

日期:2024-06-2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45804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资料,打包,19份,素材,习题,课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和工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农业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马蹄。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鸭绿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及P15图6.12说明东北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板书)3、河流众多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 通过读图,让学生对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加深印象。 (板书)4、气候冷湿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教师进行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 1、读图(课本P15图6.13)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纬度高。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地形。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为什么降水多?靠近海洋。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读图(课本P16图6.14)比较东北三省内的气候差异。 (1)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结: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北三省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内部差异。正由于东北的冬季漫长、降雪多,所以东北的民居形成了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板书)5、肥沃的“黑土地” 承转:由于东北三省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农业发展的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