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材知识梳理篇 世界近代史 第25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大线索梳理 1 大单元架构 2 考点梳理 3 纵横学史 4 福建近5年中考聚焦 5 大线索梳理 1 大单元架构 2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阶段特征: 思想: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创造出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果 考点梳理 3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2版课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 ··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8年5考】 标志 开始时间 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21 年考] ①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②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③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特点 ①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显著特点) ②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美、德领先; ③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俄国、日本) ; ④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影响 对社会: 对资本主义国家: 对世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①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②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兴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激化,导致一战爆发[2023 年考]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 “电气时代”; [2021年考] 二 、重大成就———电的应用、内燃机、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2026 年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1 年)195 周年] [2026 年是奥托发明煤气内燃机(1876 年)150 周年] 电的应用 理论 概况 影响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①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2018年考] ③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②爱迪生(发明大王)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 内燃机 发明 影响 ①1876年, 德国, 奥托———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 德国, 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③几年后,德国,狄塞———柴油内燃机 ①引发交通运输领域内的变革; ②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新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 汽车: 飞机: 影响 ①19世纪80年代, 德国人本茨(汽车之父)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 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2022年考]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中国人冯如制造出了更先进的飞机,被誉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2025 年考] ①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②“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①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④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②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三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8 年3 考】 社会 进步 [2022、 2025 年考] ①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⑥生活方式: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⑤城市化: 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④妇女社会角色: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 成为工业劳动者, 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大众教育: 19世纪以后,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②劳动力结构: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图片解读:1750 —1870 年,工业革命时期,农村人口占比大幅度下降,城市人口占比大幅度上升; 1851 年,城市人口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