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6177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2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690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道德,法治,七年级,上册,12.2
  • cover
课题 12.2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了解男子10米气手枪世界冠军谢瑜的经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2.健全人格:通过辩论赛,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从而健全人格。 3.责任意识:通过给谢瑜写颁奖词,指引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 顺境逆境对人生的作用是双重的,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让顺境和逆境助力我们的人生成长。 难点: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应该具备积极向上勤于拼搏敢于担当的精神与态度。将道理转化为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敢于行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鱼海棠主题曲。 提问:演唱这首歌的是谁?为什么他的声音会引发争议?这又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境遇? 导入新课:猜想《大鱼海棠》主题曲演唱者,思考其声音引发的争议及带来的境遇。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通过热门歌曲及歌手争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境遇”主题,为后续学习铺垫。 议题一 识———境遇之意 议学情境一:周深的“境遇交响曲” 观看视频 议学任务 1.周深经历过哪些顺境,哪些逆境? 2.这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顺境与逆境真的对立吗? 议学追问 辩论赛 辩题:顺境与逆境,何者更有利于人的持续成长? 议学任务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为什么? 议学小结 1.如何认识顺境和逆境? 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 观看周深相关视频,梳理其经历的顺境与逆境及影响;参与“顺境与逆境何者更有利于人的持续成长”辩论赛,发表对辩手观点的看法。 设计意图 借助周深案例具象化顺境与逆境,结合辩论赛引发思维碰撞,帮助学生打破片面认知,理解二者对人生的双重影响。 议题二 议———境遇之策 议学情境二:顺境与逆境应对之策 周深五四青年节演讲视频 议学任务 1.周深面对顺境时他是怎样的态度?又是怎样做的呢? 2.回忆你的高光时刻,你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你又做了什么? 议学小结 2.如何对待顺境和逆境? ①顺境不骄。 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同时,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议学情境二:顺境与逆境应对之策 司马迁的事迹 议学任务 司马迁对待逆境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议学延伸 勾践、李白、史铁生案例 议学小结 2.如何对待顺境和逆境? ②逆境不馁。 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 观看周深五四青年节演讲视频,分析他面对顺境的态度与做法;回忆自身“高光时刻”,分享当时的心态与行为;学习司马迁、勾践等案例,感悟逆境中的应对之道。 设计意图 从他人案例到自身经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总结“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具体做法,将抽象道理与生活实践结合。 议题三 思———境遇之要 议学情境三:顺境与逆境的转化 议学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1.请绘制你的“人生经历起落图”。(请你回顾和标记自己近一年经历的波峰、波谷等那些你感觉极好和极差的时刻) 2.思考讨论:你觉得逆境有可能转化为顺境吗?需要怎么做? 视频 议学小结 教师寄语 愿你们未来之路,能如周深一般——— 顺境时,怀珍惜之心、守谦逊之姿,让优渥境遇成为逐梦的阶梯; 逆境时,执勇气之炬、立信念之基,让挫折化作淬炼锋芒的砺石。 以顺境蓄力,以逆境破局, 终在广阔天地间绽放独属于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