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661

2016年秋 高一上 人教版地理 选修1 第二章-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 (共25张PPT)

日期:2025-10-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262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16年秋,月球,PPT,25张,地月,第二
  • cover
课件25张PPT。 月球和地月系一、 月球的距离和大小月地平均距离:384 400公里 半径:173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的27.25% 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的7.4% 体积:地球体积的2.03% 质量:7.196×1022kg,地球质量的1/81.3 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 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1/6 二、 月球表面 月海:月球上比较阴暗的部分。其实那里没有任何形式的水,而是广阔的平原;那里存在着大范围的熔岩流,反照率低,因而显得阴暗。月“海”是月面上范围最广的地形。 月陆:月球上比较明亮的部分,是月球的高地; 环形山 (月坑):中部低凹,四周凸起的环形地带。 辐射纹(亮线):是从大环形山向四周辐射的明亮线条 。它们可能是环形山中抛出物辐散堆积的薄层 。 月谷(暗线):是深陷的裂缝,有如地面上的沟谷,被叫做月谷。 月 海月 陆月 谷环形山 (月坑)辐射纹三、 月面的物理状况 (1)月球表面的重力小。后果: 由于月球重力小,月面逃逸速度就小,只有2.4km/s(地面逃逸速度是11.2km/s),使它不能保住大气。 月面重力仅是地球的1/6,但存在着重力异常区。 (2)没有大气,是一个寂静的世界。 (3)由于没有大气,也不会存在液态水(可能存在固态水,科学家认为在月球土壤以及岩层中应该有固态形式存在的冰层)。因此没有地球上的气象现象、风化现象等。 (4)由于没有大气存在,昼夜温差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5)阳光照射处很亮,背影处则是伸手不见五指。 (6)月球的天空不分昼夜,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月球上的天空仍然是黑暗的。太阳与星星共存。 (7)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 (8)月震微弱。内部:月壳、月幔、月核。 (9)几乎没有磁场。缺少磁层保护。月岩中有微弱的剩余磁性。四、地月系(一)地月系的绕转月球和地球都绕它们的共同质心而运动月球地球月球绕转地球基本数据 轨道形状椭圆,偏心率0.0549;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白交角:白道面相对于黄道面的交角为5o9′; 周期:27.32日(恒星月); 速度:角速度:33′/小时,线速度1.02km/s。 黄白交角和交点 几个概念 恒星月: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无明显自行)所需的时间:27.3217日。 朔望月: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所经历的时间:29.5306日。 近点月:以月球近地点为参考点,月球的公转周期:27.5546日。 交点月:以月球升交点(或降交点)为参考点,月球的公转周期:27.2122日。恒星月与朔望月的比较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公转速度是不均的。近地点最快,约为15°/日;远地点最慢,约为11°/日。 月球在公转轨道上平均每日自西向东移行了13.2°,因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月球自东向西的周日视运动,必然逐日向后推迟,地球自转13.2°约需52分钟,所以月球每日出没地平的时间平均向后延迟52分钟。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明月当空逐日推迟的道理。月球自转 月球在绕转地球的同时,也有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它绕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期(恒星月)。这样的自转称为同步自转。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大体上是相同的半个球面;而在月球天空中,地球始终盘踞在天之一方,岿然不动。 月球的同步自转,使它始终以同一半球对着地球 月球正面 月球反面(二) 月相 月相变化的因素:太阳照射方向;地球观测方向 方向相反,新月; 方向相同,满月; 方向垂直,上下。上半月由亏转盈,凸面向西,下半月由盈转亏,凸面向东(外圈表示地球上所见的月相)月相的 变化 初一月亮看不见 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 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圆 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