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年级 化学学科 阶段练习(10月)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i:28 Na:23 C1:35.5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材料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使用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 “C919”大飞机使用的氮化硅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C. “玉兔二号”月球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是二氧化硅 D. “山东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2. 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曾刊登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 (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瓶”、 都是混合物 B. 熔点:金刚石 C.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是物理变化 D. 磷酸钙是强电解质,其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的溶液:、、、 B. 水电离出的溶液:、、、 C. 的溶液:、、、 D. 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 4. 下列关于0.1 mol·L-1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 B. 1 L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C. 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D. 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所得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5. 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6. 钒元素用途广泛,如图是一种钒的化合物催化某反应的反应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参与了该催化反应 B. 过程①中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 该催化循环过程中有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D. 每次循环的净反应为 7.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 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 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B. 60gSiO2晶体中Si—O键数目为2NA C. 在K37ClO3+6H35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若有212g氯气生成,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5NA D. 加热条件下,20mL10mol L-1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9. 下列装置或操作与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乙烯 B. 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能发生氧化反应 C 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D. 若甲为醋酸,乙为贝壳(粉状),丙为苯酚钠溶液,则该装置不可以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 10. 钛有非常广泛应用,有“生物金属”、“未来金属”之称。下列关于钛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i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ⅣB族,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5:6 B. 高温下可用金属钠还原溶液来制备金属 C. 可用于提炼钛和制造钛白粉,常用水解法制备: D. 钛铁矿()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aCO3与稀硝酸反应: B FeSO4溶液与溴水反应: C. NaOH溶液与过量H2C2O4溶液反应: D. C6H5ONa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12.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采用向KOH溶液中通入氯气,然后再加入溶液的方法制备,发生反应: ①(未配平);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每消耗,会吸收 B. 氧化性: C. 若反应①中:1,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若反应①的氧化产物只有KClO,则得到时消耗 二、非选择题(共四题) 13. 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