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第Ⅰ卷全为单选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图中最早开始消化蛋白质的结构是( ) ① A.① B.② C. ③ D.④ 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 () A.氧气的浓度 B.二氧化碳的浓度 C.血红蛋白的含量 D.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能力 3.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4.我国超重或肥胖人数超6亿。下列有关“肥胖”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B.乳化脂肪和消化脂肪的场所都发生在小肠 C.肥胖的人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体内的脂肪 D.肥胖是由于遗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5.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下列关 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6.交警查酒驾时,会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司机吹气时,膈肌与 胸廓的变化是( ) A.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B.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D.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7.从慢跑变为快跑时,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变化分别是( ) A.变慢、变浅 B.变快、变深 C.变快、变浅 D.变慢、变深 八年级生物 第 1 页 , 共 8 页 8.人体内的血液在循环系统中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不能倒流。在心脏中血液 的流动方向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D.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9.取某健康人的尿液、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制成三个样本进行分析比较, 得到如下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则样本1、2、3依次是( ) 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样本1 90 8 0 . 7 2 0.1 0 . 0 3 样本2 96 0 1.1 0 1.8 样本3 98 0.03 1 0 . 7 2 0.1 0.03 A.尿液、血浆,原尿 B.血浆、原尿、尿液 C.血浆、尿液、原尿 D.原尿、血浆、尿液 10.俯卧位通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排出痰液,有效 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延缓肺部病情,从而改善全身症状。(俯卧位后,背部 肺泡重新开放,通气量增加,且腹部肺泡仍然可以开放,通气血流比例得以改 善)。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俯卧位时,有利于排出患者产生的痰液 B.俯卧位时,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D.俯卧位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11.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已建立一本“健康存折”。 以下生活方式可以作为“健康存款”的是 ( ) A.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B.酒精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健康 C.均衡饮食,营养全面,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 D.多食多动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12.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B. 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C.与a相比,c管壁薄,弹性小 D.血液从a流向c时,氧气含量增加 八年级生物 第2页,共8页 13.健康人的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有的成分是( ) A .大分子蛋白质 B .尿素 C . 血 细 胞 D.葡萄糖 14.下列图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 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 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b < c < a B . a < b < c C . a < c < b D . c < a < b 15.如果大分子的蛋白质进入原尿,结果会( ) A.被肾小管重吸收 B.被分解为氨基酸 C.被滤过到肾小囊腔 D.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