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兰州五十九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成就了中华文明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下列古诗词加点处不涉及放热反应的是( ) A.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宋 李重元《忆王孙 夏词》)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元日》)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无题》)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列有关化学史上重大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盖斯定律的发现,为反应热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B.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有力地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C. 简单碰撞理论认为,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D. 勒夏特列原理指导人们更加科学、有效地调控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尽可能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该温度为终止温度 B.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 D. 在100℃时,pH约为6的纯水呈酸性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 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C. 已知4P(红磷,s)=P4(白磷,s)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D. 已知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为57.3kJ mol-1,则表示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ΔH=-57.3kJ mol-1 5.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 H2(g)+I2(s)ΔH>0,若0~15s内c(HI)由0.1mol L-1降到0.07mol 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5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 c(HI)由0.07mol L-1降到0.05mol 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s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D. 容器体积不变通入He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6.下列装置及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中和热 B.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CaC2O4,发生反应CaC2O4(s) CaO(s)+CO(g)+CO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 若CO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则达到平衡 C. 增大CaC2O4质量,反应速率会增大 D. 可用单位时间内CaO质量变化来表示反应快慢 8.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2H4(g)、H2O(g),发生的反应为C2H4(g)+H2O(g) CH3CH2OH(g)ΔH,测得温度为T1、T2时C2H4(g)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t1min内,反应速率:v(a)>v(b) B. 对应点的平衡常数:K(m)>K(n) C. 焓变:m=n D.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9.已知:①; ② 1molCH3CH2CH2CH3(g)转化为CH(CH3)3(g)的热量变化为( ) A. 放出9kJ B. 吸收9kJ C. 放出18kJ D. 吸收18kJ 10.下列方案设计中现象和原因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现象 原因或结论 A FeCl3+3KSCN Fe(SCN)3+3KC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Cl溶液 红色变浅 KCl使平衡逆向移动 B 2NO2(g) N2O4(g),平衡后缩小体积 颜色变浅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C 在H2O2中加入MnO2 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 MnO2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 等体积等浓度的两种酸HA和HB,测量导电能力 HA溶液中灯泡更亮 HA是强酸,HB是弱酸 A. A B. B C. C D. D 11.2NO(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