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9718

4.3《地球 —— 我们的家园 ——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希沃教学课件(智能体+游戏 )+PPT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7次 大小:140670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频,教案,课件,+PPT,游戏,智能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展开,通过典型环境问题案例(燃煤电厂废气、石油泄漏、雨林破坏等)和日本水俣病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地球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理解环境问题的连锁危害,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意识。教材注重以事实案例为依据,强化学生对环境危机的认知,为培养环保责任意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一些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有初步感知,但对环境问题的系统性危害(如连锁反应、长期影响)认识不足,且环保行为的主动性较弱。需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其内心的环保责任感。 核心素养分析 道德素养:培养关爱环境、敬畏自然的道德品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法治观念:无直接关联。 健全人格:形成环保意识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格特质,提升环境认知和危机意识。 责任意识:增强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意识,主动践行环保行为,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问题的连锁反应和长期危害,从内心认同并践行环保行动,抵制环境破坏行为。 教具准备 希沃课件、环境问题案例卡片(燃煤电厂、石油泄漏、雨林破坏等)、水俣病事件流程图、环境危害数据图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5 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中燃煤电厂、石油泄漏、雨林破坏等环境问题图片,提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后自由发言,初步分析环境问题及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引出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话题,激发探究兴趣,同时暴露学生对环境问题危害的初始认知。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环节一:认识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0 分钟)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地球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分别有什么危害?”,结合教材中 “森林湖泊减少、能源枯竭、气候变暖” 等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阐述对环境问题及危害的理解。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梳理主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其危害。随后发起希沃游戏 “环境问题大分类”,将不同环境问题卡片(如废气排放、石油泄漏、雨林破坏等)展示在希沃白板上,学生分组将其归类到 “资源、污染、生态” 类别中,并说明危害,用时最短且分类准确的小组获胜。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游戏,深化对环境问题类型和危害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游戏,让学生系统认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建立初步的环境危机意识。 环节二:理解环境问题的连锁危害(10 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日本水俣病事件案例及流程图,提问:“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请仿照流程图,分析另一个环境问题的连锁危害(如燃煤废气→空气污染→人体疾病)。” 开展希沃游戏比赛 “连锁危害大推导”,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绘制连锁危害流程图,创意最佳且逻辑清晰的小组获胜。 学生活动:参与游戏,绘制流程图,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连锁反应和长期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和游戏竞赛,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具有连锁性、长期性,理解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的内涵,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三:树立环保责任意识(5 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破坏自然会遭报复” 的结论,提问:“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发言,分享个人可践行的环保行动。 设计意图: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