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一课 确立人生目标 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以“人生”为主题,围绕“我所追求的美好人生”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了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方面要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应该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要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人民、人类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三、学情分析 已知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学生开始思考 和规划人生;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困惑点: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部分学生对怎样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缺乏系统思考,确立人生目标时更多地停留在关注自我的心理状态。 发展点:经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青少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未来职业选择也有差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教学难点: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五、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去家 (2)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责任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4)人格健全: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实现人生目标不懈奋斗。 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提问: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你的人生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热烈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自主学习:3分钟 阅读教材P87-89,自主预习。 (三)新课讲授 总议题:人生如船,如何锚定航向? 子议题一:于“群己之间”如何找准人生坐标? 子议题二:以“榜样之光”如何引领航行之路? 子议题一:于“群己之间”如何找准人生坐标? 【议学情境一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观看视频和阅读黄旭华的颁奖词 “在时代的波澜壮阔中,你选择了沉默,成为了稳固的支柱;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你挺身而出,化作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你的一生,宛如深海中的潜艇,静默却蕴含无尽的力量。即便年华老去,依旧散发着微光,用那历经风霜的手,书写着人间的大爱篇章。身体虽弱,但心灵却无比高贵。” 【议学任务】 1.黄旭华的人生目标因为什么而改变了? 2.这对我们树立人生目标有何启示? 你能举其他例子说明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吗? 【议学小结】 (1)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黄旭华确定人生目标的视频,感受到黄旭华在早年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导致人民生活的贫困,以至于他自己不能安安心心地读书,最后他改变了人生目标,让学生明确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