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1884

【2025新】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

日期:2025-11-1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35973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地理,初中,教学设计,课件,2025
    气温在天气预报中是重要的要素,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本节课包含“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个框题。本课件以体感温度≠天气预报的气温这一常见的认知误区引起学生的思考:气温是什么?随后以天气预报为背景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气温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差异。同时突出读图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并利用判读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 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根据某一地区气温数据资料,绘制该地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一天或一年)的变化特点; 2、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并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重点】 1、某地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气温随时间变化特点的描述;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的描述与归纳。 【难点】 1、某地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气温随时间变化特点的描述;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的描述与归纳。 【课时内容】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我们常看天气预报,了解明天的气温。但结合自身体验,总觉得预报气温比我们身体感受到的气温低,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天气预报误报了?还是我们感受错了呢?我们先看一则视频,了解体感温度和天气预报的气温有何差别?看完视频,我们不禁思考:气温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 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1、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提问: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简要介绍气温的定义,测量工具及单位。 2、展示图4.7,引导学生计算日平均气温,并推测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3、展示图4.8,引导学生观察气温曲线图,找出气温日变化的规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时间,以及气温日较差的计算。展示新疆俗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让学生体会日较差大的生活体现。 4、展示图4.9,引导学生观察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年变化曲线图的差异,并找出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时间以及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并推测出该地区的半球位置。 5、开展P73思与学:为什么要在百叶箱里观测气温?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认识气温的测量过程和测量工具。 6、开展思与学:比较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年变化的差异。引导学生找出一年中陆地和海洋最高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哪个月份?并且强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7、开展P74活动: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分步骤引导学生认识并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随后并根据该图,分析该地的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气温年较差并归纳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承转:一个地区的气温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同,那么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地方的气温会相同吗?播放某天的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感受到气温的空间差异。) 二、气温的分布 1、回顾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随后引申出等温线和等温线图。随后介绍洪堡绘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幅等温线图。 2、展示图4.12,引导学生认识等温线和等温线图的含义,并讲解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①看等温线延伸方向-整体,找变化,②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局部,看温差;③看等温线闭合情况-局部,定极值。 3展示图4.13,引导学生读图,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数值,提问:南、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别存在什么变化规律?可据图总结出规律①: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纬度因素。随后看疏密情况,可以发现陆地上的等温线比海洋上的密集,分布更复杂。 4、展示图4.14和4.15,提问:以北半球为例,1月和7月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有何差异?找出 5、开展P78活动: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引导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最终得出结论:沙的温度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