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北大红楼 在今天北京的五四大街,矗立着一座中西合璧的红色砖楼。 这里曾是北京大学校部和图书馆所在地,始建于1916年。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毛泽东等都曾在这工作。 北大红楼见证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它与五四运动有着怎样的联系? 北京大学红楼 第11课:五四运动 学习目标: ①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五四运动 一·思想救国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纪、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污,唯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祭孔告令》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惟愿全国人民恪守礼法,共济时艰…… ———袁世凯《整饬伦常令》 直接原因:北洋政府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 各学校崇拜奉法儒家古圣先贤,尊孔以端基,尚孟以致用;各学校一律恢复读经。———北洋政府《特定教育纲要》 提倡封建礼教 祭天祀孔 恢复尊孔读经 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袁世凯 在袁世凯看来,中国之所以贫穷衰败,不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在于人们唾弃封建伦理道德,追求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 北洋政府为禁锢思想,维护独裁统治,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思想文化逆流 陈独秀 李大钊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和共和即相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费其一。 ———陈独秀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进行思想文化革新运动,解放思想,挽救民族危亡。 如果想要救治当前社会的弊病,唉声叹气是没有什么用的,我们需要……发挥青年固有的智慧和才能,决择人间种种的思想……解放自己和他人,社会或许能够有清宁的日子。 ———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6年 康有为提出将 “孔子之道”写入宪法 1916年 北洋政府内斗争权 总统与总理府院之争 1917年 军阀张勋拥 立清帝复辟 1915年 袁世凯 复辟帝制 1914年 袁世凯 天坛祭天 1913年 宋教仁遇刺 1912年3月 袁世凯就任 北洋政府成立 1912年1月、3月 中华民国成立 《临时约法》颁布 希 望 黑 暗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阅读教材64-65页正文和相关事实,梳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相关信息。 新文化运动 开始时间 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 《青年杂志》封面 《新青年》封面 陈独秀 蔡元培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想革命 康有为等提出定孔教为国教,并写入宪法 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者,国民中一部分所谓孔子之徒者之圣人也…… --李大钊《甲寅日刊》,《孔子与宪法》 宪法上明定孔教为国教……欲不亡中国乎?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也……欲救人心,复风俗,惟有亟定国教而已……定国教,惟有尊孔而已。 ———康有为《上国会书》,1916年 李大钊予以驳斥,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凡有以下行谊之一者,得到褒扬:①孝行卓绝,著闻乡里者;②妇女节烈贞操,可以风世者……受题字褒章者,其本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