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3230

【2025新】10《跨学科主题学习-探寻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下

日期:2025-11-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46821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地理,初中,教学设计,课件,2025
    (课件网) Content Home Target 活动目标 TARGET. Home Target Content 通过观察、比较校园绿色植物生长状况、绘制光合作用示意图,了解森林的固碳原理,增强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之情 通过设计、绘制统计图,比较不同热量带森林的固碳能力,认识热带雨林强大的固碳功能。掌握运用图表表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图表资料、绘制思维导图,探究热带雨林和全球气候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热带雨林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通过聚焦真实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信息分析、交流表达等能力,形成勇于创新、主动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品格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寻热带雨林的固碳能力 “森林如同二氧化碳的银行”,这个比喻很形象。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就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中。热带雨林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7%左右,固碳功能显著,对减缓全球变暖有重要影响。 可以参照以下流程,开展本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01 1 了解森林的固碳原理 Learn how carbon sequestration works in forests 思考:校园绿色植物长势与环境要素有何联系? 在校园选择一棵树或一片树林木,观察不同朝向的树叶生长状况有何差异? 思考:校园绿色植物长势与环境要素有何联系? 校园中朝南的树叶通常较为茂盛,光照和水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S N 任务一:了解森林的固碳原理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了解森林的固碳原理。查找资料,明确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原理。 水 阳光 氧气 二氧化碳 02 2 认识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 Learn about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func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任务二:认识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 (1)阅读图1,计算、设计、绘制不同热量带的世界遗产地森林碳储量统计饼状图。 任务二:认识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 (2) 热带的森林主要为热带雨林。根据所绘饼状图,简述热带雨林在全球森林固碳中的贡献。 全年光照充足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日照时间稳定,光照强度高,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持续能量 持续稳定的高温 热带地区年均温25-27°C,无霜冻期,植物全年无休眠,持续生长 降水丰沛 水分供应充足,避免干旱胁迫,保障植物气孔持续开放吸收CO 世界遗产地的热带雨林的面积最大,碳储量总量最多,占比约为68%,是全球高效的且重要的天然碳汇 热带雨林固碳强的原因: 03 3 探究雨林与气候的关系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orests and climate 任务三:探究热带雨林和全球气候的关系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热带雨林面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全球气候三者之间的关系。 砍伐 → CO ↑ → 气候变暖 → 干旱/火灾 → 雨林进一步退化 保护/恢复 → CO ↓ → 气候稳定 → 雨林健康 → 固碳能力增强 恶性循环(破坏) 良性循环(修复) 热带雨林面积 大气CO 浓度 全球气候 任务三:探究热带雨林和全球气候的关系 (2)以漫画、手抄报等形式,展示热带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的重要意义。 巨大的碳储存库 储存全球森林约 30%-40% 的陆地碳(2500-3000亿吨),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之一 高效的碳吸收能力 年吸收约 24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森林年碳吸收量的 40%以上,相当于抵消 5% 的全球化石燃料排放 全球“空中河流”制造者 雨林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循环至大气,形成 “飞河现象”(如亚马逊雨林为南美洲甚至非洲输送降雨) 缓解极端高温 通过蒸散作用消耗热量,降低区域高温频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