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意图,图18为长江千流地形剖面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浩荡荡、悠远绵长、油涌澎湃,是历代诗人创作的源泉。某 【越万里河山】 校地理小组以“古诗词中的地理一黄河篇”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 (省级行政区名称)、四 材料1同学们收集到的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川、西藏自治区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海洋)。(2分) 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③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兴江河之利】 材料2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6) 长江上中游干支流许多河段水能资源丰窑,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库”。长江干支 流形成了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是联系区城之问的“黄金水道”。 河套平原 (2)说出长江上中游许多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2分) (3)从流量、流速、'结冰期等方面说出长江中下游河段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2分) 【促协同发展】 大数据产业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将长江流城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 据和算力需求传输到西部地区存储和计算,可充分发挥不同区城的资源优势,促进流域内各区城 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4)分别说出长江流域东、西部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资源优势。(2分) 一~·流域界线杂水电站圈主要澀溉区域 水利枢纽众山脉 图16 (1)说出诗句①中的“天上“海”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2分) (2)简述诗句②“九曲黄河万里沙”反映的黄河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3)为解决黄河“万里沙”的问题,中游河段可采取哪些措施。(2分) (4)结合诗句③及黄河流域示意图,分析黄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分) 2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唐古拉山 70001 上游 中游:下游 6000 5000 玉树 界 4000 43000 虎跳峡 重庆 武汉 2000 宜宾 江上 水电站 1000 宜昌湖口海 一蓝螺界便 (千米60005000400030002000 图17 图18 长江是连通我国东西部的经济轴带,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图17为长江流域示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7页(共8页)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8页(共8页) 八年级地理试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中国海域面积辽阔,海岸线漫长,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有() 注意事项: ①对外联系便方便 ②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1.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川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20分:第川卷为综合题,30分:全 ③海洋资源丰富 ④海洋阻隔,不利于对外开放 卷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作答,第1卷须用2B铅笔填涂,第川卷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 我国疆城辽阔,人口众多。读“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图3)和“中国0岁以上人口占比示意 水签宇笔书写。 图”(图4),读图完成7~8题。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中团60岁以上人口占比 合题目要求) 3 图1为中国疆城简图,读图,完成1~3 25% 题 15%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109% 5% A.473万平方千米 0% 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 2050年 B.960万平方千米 C.1045万平方千米 图4 D.1260万平方千米 图3 2.与①国家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 7.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在() .A.大部分位于热带,光热资源丰富 A.ab线是漠河一腾冲线 B.内陆稠密,沿海稀疏 C.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D.城市稀疏,乡村稠密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 农业 图1 8.图4中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给我国带来的彤响是() D.医疗体系崩遗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土贸易D.背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A.教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