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3567

【2025新】第二章2.1.1《地球与地球仪》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湘教版七上

日期:2025-11-1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79080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地理,初中,教学设计,课件,2025
    【课件说明】 地理课程内容从空间尺度的视角进行组织,按照宇宙-地球-地表的逻辑顺序,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本节是七年级开篇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理环境,这是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也是地理事物存在的重要基础。本节内容分为“地球在宇宙中”、“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和“经纬网”五个框题展开。本课件重点多利用问题进行导入与知识的呈现,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和图文资料进行内容讲解,帮助学生达到熟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的使用,经纬线与经纬度的特征,经纬网的作用,为后续的地图的阅读和区域的学习大小良好的知识基础。 2.1.1 地球与地球仪 【教学目标】 1. 运用图片,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从古至今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 3. 通过使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4.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的位置。 【重点】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描述;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的位置。 【难点】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描述; 【课时内容】地球在宇宙中、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月食视频。思考:为何能通过月食证明地球是球体?月球与地球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一、地球在宇宙中 1、地球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更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 2、展示相关图文资料,解释恒星的特点,并指出我们熟知的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3、展示相关图文资料,简要介绍太阳系,并描述行星的含义,重点指出地球就是一颗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4、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5、展示相关图文资料,随后介绍地月系,银河系,并指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的层级关系。随后组织学生说一说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画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可观测宇宙的关系,从而明确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展示图文材料,提问:结合生活实际,你还能举出哪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分别介绍海岸观船、登高望远等现象,强调地球是个球体。   2、分别展示图2-6、2-7、2-8、2-10,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材料,抓准关键词,总结概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经历的重要阶段,最后可总结出该过程: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承转: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3、展示图2-11,引导学生读图,明确地球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的数据。展示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结合该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地球是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仪 1、展示地球仪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地球仪。 2、展示地球和地球仪的图片,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它与地球的不同之处?给出关键词:地轴、线条、点、符号和文字。 3、展示图2-13,引导学生读图认识地球仪的重要的点与线:地轴、极点和经纬线,强调“横纬竖经”。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2.1.1 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在宇宙中 1、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2、地球所处的位置: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球体 2、地球的大小 重要的数据: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    认知过程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