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4562

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850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次,试卷,地理,考试,阶段性,内蒙古
  • cover
通辽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三次阶段性考试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5年4月3日10时12分, 我国在太原(约38°N, 112°E) 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平三号A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平三号A星运行于近地轨道(轨道高度约500公里),其功能之一是“为大气空间环境测量和轨道预报模型修正提供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关于全球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太原昼长夜短 B.与太原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总面积的 1/2以下 C.此时世界时为2025年4月3日2时12分 D.位于38°S的某地,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太原 2.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沿海,便于运输 B.人烟稀少,安全性高 C.纬度较低,节省燃料 D.水能丰富,能源充足 “冷流低云”是指寒冷空气经过较暖海面时,使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而产生的一种对流性低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冷流低云多出现在( ) A.广东 B.海南 C.福建 D.山东 4.形成冷流低云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气温差 B.空气湿度 C.风向 D.风速 5.冷流低云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中午前后开始向陆地方向移动,这是因为中午前后( ) A.海洋回暖,陆风增强 B.陆地回暖,陆风增强 C.海洋回暖,海风增强 D.陆地回暖,海风增强 楚科奇海(下图)沿岸入海径流较少,是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必经通道。研究发现,5-8月是太平洋海水进入楚科奇海的高峰期,阿拉斯加沿岸流进入楚科奇海后对东部海域浮游生物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5~8月是太平洋海水进入楚科奇海的高峰期,原因有( ) ①中纬西风带强盛,沿岸流增强 ②极地东风带强盛,沿岸流增强 ③海冰消融,海水通道展宽 ④北冰洋融冰,水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与中西部海域比较,楚科奇海东部海域的盐度较低,原因是( ) A.寒流降温,蒸发量减小 B.东部海域夏季降水丰富 C.沿岸流携带河流淡水汇入量大 D.浮游生物繁盛吸收营养盐类多 2025年4月,科考团队在贵州某县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奥陶纪数百米厚的白云岩山脉深处发现一处高达百米的罕见洞穴系统。洞穴内发育了大量形态奇特且纯度极高的沉积物,如“石葡萄”“石花”等(下图),被专家称为“地下水晶宫”。其形成与水滴雾化沉积作用(洞顶渗水在下落过程中因撞击飞溅或气流加速蒸发等原因呈现雾化现象,形成特殊的气溶胶沉积过程)密切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8.该县发现的洞穴形成于奥陶纪白云岩地层,其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最可能是( ) A.岩浆岩—岩浆侵入冷凝 B.沉积岩—浅海化学沉积 C.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 D.侵入岩—火山喷发堆积 9.该洞穴内“水滴雾化沉积”现象的形成,关键取决于( ) ①洞内大气稳定 ②穹顶高度大 ③饱和碳酸氢钙水 ④洞外高温多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若未来该地区地壳持续抬升,该洞穴最可能演化为( ) A.裸露的天坑 B.干涸的竖井 C.地下河河道 D.峰林基座 主流位置迁徙不定的河道称为游荡型河道。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冲淤发生明显变化,河段游荡特性发生改变。图1为“黄河下游某游荡型河道示意图”。图2为“1986-2020年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形成的原因有( ) ①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河流流速较快 ③河流含沙量较大 ④河岸岩性坚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对游荡型河道的影响是( ) A.来水量增加,总体游荡程度增加 B.以侧蚀为主,河道不断冲刷变深 C.来沙量减少,总体游荡程度降低 D.以下蚀为主,河道不断冲刷拓宽 13.加固游荡型河道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