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25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B A C D D C A C A B D B C D B C 1.B【解析】结合材料“科研人员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距今4.3亿年的混翅鲎化石”并读图可知,其生活的年代应为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17亿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2.A【解析】鱼类(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中期,A正确;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元古宙还没有产生海生无脊椎动物,B错误;珊瑚适合在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下生存,深海往往温度很低,不利于珊瑚生长繁殖,因此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C错误;新生代才出现灵长类和人类,不是中生代,D错误。故选A。 3.C【解析】生物圈属于外部圈层,与地震震源无关,A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台湾海峡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约5~10千米,海洋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台湾海峡靠近大陆,地壳相对较厚,震源深度10千米应未达到上地幔,B错误,C正确;外核位于地下2900千米以下,深度不符,D错误。故选C。 4.D【解析】正在厦门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应该是先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因为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快,最先传播到地面,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无法通过液体传播,所以船上的人无水平晃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后先出现上下颠簸后出现左右摇晃,相对来说,横波的破坏性更强,故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D正确;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与时间差无关,A错误;不同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不同,不是“黄金12秒”的直接依据,B错误;介质差异会影响波速,但同一震源同一地点,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是相同的,C错误。故选D。 6.C【解析】由图文材料可判断出,与自由式河曲相比,嵌入式河曲河岸更加陡峭,C正确;河道的弯曲度和宽度无明显差异,A、D错误;从图示无法看出,河水流量大小,B错误。故选C。 7.A【解析】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式河曲分布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河曲的颈部易被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故自由式河曲分布河段还可能发育出牛轭湖,A正确;瀑布、峡谷一般分布在地势落差较大的河段,B、C错误;三角洲多发育于河流入海(湖)口处,D错误。故选 A。 8.C【解析】云南在西南地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发使得岩层松软破碎,①正确;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等人为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和山体结构,也是造成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但是属于人为原因,②错误;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山高坡陡,地表崎岖,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地形复杂,降水丰富,尤其集中于夏秋两季,地质灾害多发,③④正确。故选C。 9.A【解析】泥石流一般沿着沟谷从高处往低处快速流动,发生泥石流时是不能沿着沟谷奔跑的,应该尽快远离沟谷,最好朝着与沟谷垂直的方向逃往地势较高处避险;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比较困难,坡度大容易发生跌倒滑落;泥石流流动的速度快,原地不动观察可能来不及避险,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10.B【解析】由材料“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由此判断,①坡主要表现为泥沙的沉积,因此为迎水坡。水流流速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故选 B。 11.D【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