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06682
【AI赋能+四学四步】3.7《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514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AI
,
赋能
,
四学
,
四步
,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
,
教学设计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3.7《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核心课,承接前序“物体运动形式”知识,聚焦工程设计实践。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过山车为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整合运动形式、能量转换与工程设计概念。内容按“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展开:先明确轨道总长2米以上、含直曲轨道等核心要求;再提供绳子摆路线、纸上画设计图两种方法,提示重叠轨道用虚实线区分;最后侧重动手制作与试错调整。教材突出STEM教育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轨道衔接、小球脱轨等问题,既落实力与运动的科学观念,又培养工程思维与协作能力,为后续评估改进环节铺垫基础。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科学认知,在前序学习中了解物体运动形式,对“过山车”等生活场景充满兴趣,易被动手实践任务吸引,但抽象思维仍较弱,对“重力”“惯性”等概念需具象支撑。能力上,他们能完成简单观察与操作,却缺乏系统工程设计经验,小组合作时易出现分工模糊、争论等问题。多数学生绘图能力有限,设计轨道时难以清晰呈现层次与衔接细节。情感上,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展示成果,但面对“小球脱轨”等问题时,易产生挫败感。教学需通过具象演示、明确分工指引及阶梯式任务,化解学习难点,保护探究热情。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理解重力是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动力,明白轨道的坡度、形状等因素对小球运动的影响。 科学思维: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不同轨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思考。 探究实践:通过选用塑料套件、卡纸等材料,运用绳子摆路线、纸上画设计图等方法,动手设计并制作过山车模型。 态度责任: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对科学和工程设计的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并制作出轨道总长 2 米以上、包含直线和曲线轨道且小球能顺利滚完全程的过山车模型。 难点:轨道的衔接设计,确保小球不脱轨。 5.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以过山车视频导入,结合生活场景提问,激发探究兴趣。 2. 实践操作法:通过绳摆路线、绘制设计图、动手搭建等实操任务,落实工程设计目标。 3. 小组合作法:明确分工与协作要求,培养团队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 4. AI 辅助教学法:借助 AI 智能体解答学生疑难,突破认知难点。 (二)教学设计 1. 阶梯式任务:按 “明确任务 — 制订方案 — 实施方案” 推进,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2. 双方案设计:提供绳摆与绘图两种规划方式,适配不同学生能力。 3. 聚焦重难点:通过轨道衔接指导、试错调整环节,针对性解决脱轨问题。 4. 学练结合:搭配课堂练习与课后改进任务,巩固知识与技能。 6.学习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观看有关玩过山车视频 提问:过山车为什么能从高处快速滑下,还能在各种轨道上穿梭? 利用AI智能体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 过渡: 游乐园中的过山车真好玩!让我们来设计并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 (二)任务与要求 1. 明确任务 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座过山车模型,让小球能从高处自动滚完全部轨道。 2. 具体要求 ◎轨道总长在2 米以上。 ◎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与同学合作完成。 (三)材料与工具 1. 材料选项:塑料套件、卡纸套件(也可选用身边材料,如硬纸板、吸管等)。 2. 测量工具:软尺、细绳,测量轨道的长度。 3. 其他准备:小球、胶水、剪刀 (四)制订方案 1. 方法1:用绳子摆出“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具体步骤 ◎小组分工: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负责的绳段,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确定起点和终点:先在地面上标记出过山车轨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规划轨道形状:根据设计思路,合作摆放绳子,构建出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2026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冀人版(2024)(2025-11-15)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2025-11-16)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科学试卷(有答案)(2025-11-15)
【教学评一体化】青岛版(六三制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季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11-16)
新冀教版小学科学2上 教学计划进度表(2025-11-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