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6848

河南省郑州市“八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577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期中,答案,图片,试题,地理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北京时间10时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150°E;由图可知,北京时间10时时喀什无日影,由经度可知喀什比北京 时间晚3个小时,故此时喀什地方时约为7时,7时喀什还未日出,说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某个节气(二 分或二至日)”可知此日为冬至,太阳直射23°26'S。 2.A甲城市日影小于北京和银川,可知北京时间10时时甲城市太阳高度比北京大,说明其日出较早,应位于北京东方, 最可能是大连。 3.D由上题可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冬至,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故在一年中,我国室内正午光照面积 达到最大;二分日时赤道正午日影最短;1月初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漠河附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冬至时是我国 黑夜最长的地区。 4.B由题可知,二十四节气中任意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相隔大约15天,大雪节气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相邻且位于其 之前,所以大雪节气的日期应为12月7日前后。 5.C大雪节气过后的一个月内(约为12月7日至次年1月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在12月7日至冬至日向南移动、冬 至日至1月5日向北移动,所以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先变大后变小,乌鲁木齐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北京昼夜长短 的差值先变大后变小: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6.B由材料“碳酸盐地层”“石芽地貌”“保存着众多珊瑚和腕足等海洋生物化石”可知,地表石海的岩石为沉积岩;图2中 乙由沉积物形成,应为沉积岩。丁可直接由岩浆形成,应为喷出型岩浆岩,则丙应为侵入型岩浆岩;乙(沉积岩)和丁(喷 出型岩浆岩)都可转化为甲,则甲应为变质岩,①地质作用为变质作用。 7.B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石海岩石为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经①地质作用(变质作用)可转化为大理岩。砾岩为沉 积岩;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其变质岩为片麻岩。 8.D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在浅海环境下,碳酸盐颗粒在海底沉积固结形成岩石,后经地壳抬升,碳酸盐地层出露地 表,在流水、风等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图示地表石海景观。 9.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板块为亚欧(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属于大陆板块: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小部分位于 南半球;为全球陆地面积最大的板块 10.C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边 界、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边界均属于生长边界;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 均属于消亡边界。 11.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连绵沙丘通常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气候寒冷、湿润,地表以 冰川、火山岩和苔原为主,缺乏形成连绵沙丘的干旱条件和沙源,因此该地貌在冰岛最不可能出现。冰岛有大量冰川 覆盖,冰川侵蚀作用显著,角峰是冰川作用的典型产物;冰岛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说明岩浆 活动活跃,易形成火山锥和熔岩台地。 【高二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ZZ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问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然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记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遁的答题区城内作签,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