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版图(见图1) 地中海 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 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据此可知其疆域曾跨 A.欧、非两洲 B.亚、非两洲 C.欧、亚两洲 00年 舍的阀 D.美、非两洲 委世纪 古代埃及示意图 图1 2.小历同学进行“古代世界文明”的研究性学习,图2是他整理的学习笔记,据 此推测他研究的是 A.古埃及文明 苏美尔人 B.古巴比伦文明 楔形文字 C.古印度文明 《汉漠拉比法典》 D.古希腊文明 图2 3.“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 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据此可知,世界文明 ·A.相互影响 B.一脉相承 C.多元并存 D.源远流长 4.西塞罗在《论法律》中强调:“法律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理性。”而罗马广场出土 的《十二铜表法》残片明确规定债务奴隶的处置方式。两者矛盾说明 A.法律实践与理想存在差距 B.罗马法完全体现自然法精神 C.罗马法律仅保护奴隶权益 D.罗马公民权覆盖所有自由民 九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抽测试卷第1页(共8页) 5.在这广阔而文化差异极大的区域中,亚历山大大帝能维持统治权威,除了靠个人 的领导魅力外,还因为他熟悉各地的传统并善于把他们为己所用。这表明其权威 的维持得益于 A.异常强大的军事实力 B.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C.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 D.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 6.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共大道, 20万千米的地方道路,建立起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这满足了当时 罗马 A.对外扩张的需求 B.民主政治的需求 C.城邦经济的要求 D.传统文化的要求 7.12世纪,巴黎大学课程包含由阿拉伯学者伊本·鲁世德注释的亚里士多德著作, 而博洛尼亚大学以罗马法研究著称。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A.完全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 B.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附庸 C.促进古典学术保存和传播 D.排斥本土文化的创新 品.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沃土之上,其产生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 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这体现出拜占庭 文化的突出特点是 A.影响深远 B.独树一帜 C.源远流长 D.兼收并蓄 9.《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禁止债权担保或提供物权担保。但是,大法 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 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10.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日本自孝德天皇 使用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至今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材料表明大化改新 A.照抄中国的历法制度 B.效仿中国的典章制度 C.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D.学习中国的经济制度 11.中世纪,西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 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通过拉丁文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 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这说明阿拉伯人 A.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复兴发展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九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抽测试卷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