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8534

2026届新疆兵地高中示范校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11-1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445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试卷,物理,联考,11月,学期
    兵地高中示范校2026届高三年级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A C AC BC CD BD 1.D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同学在0 - 2s 内下蹲,处于先失重后超重,所以加速度先负后正,先是向下加速再是向下减速,速度方向始终向下,故A 错误; B.从静止站立状态开始做下蹲,初始时加速向下,对应图中初始负值阶段,则负值代表加速度方向向下,故B 错误; C.一次完整的蹲起动作,应该是从站立到蹲下再到站立,从站立到蹲下,加速度先负后正,从蹲着到站立,加速度先正后负。从图像看,0 - 4s 内,有4次明显的加速度变化过程,可认为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蹲起动作,故C 错误; D.手机质量 重力 当加速度向下且最大时,弹力最小,由图像知最大向下加速度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A、B整体受力分析,有 对B受力分析,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 为了增大A、B间的压力,即FAB增大,应增大推力F或减小A的质量,增大B的质量。 故选B。 3.A 【详解】运动员从a点到b点,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在b点,由圆周运动规律有 联立解得 故选A。 4.B 【详解】A.设黑洞的质量为,轨道半径为,中子星的质量为,轨道半径为,一段时间内“吸食”的质量为,则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由数学知识可知,随着的增大,F逐渐减小,故A错; B.对黑洞有 对中子星有 两式联立可解得 因为定值,故ω始终不变,故B正确; C.因, 联立可得 故随着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因逐渐减小,故由可知黑洞的线速度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由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结合点电荷场强公式 场强叠加和对称性知,三根导体棒在O点产生的场强分别为E、E和 如图所示 由场强的叠加知,O点的合场强大小 故选A。 6.C 【解析】略 7.AC 【详解】A.由乙图可知,8-32s内复兴号的加速度为 t=8s时复兴号的速度为,t=32s时复兴号的速度为,故A正确; BC.由乙图可知,t=0时两车车头刚好并排,在0-24s内,和谐号的速度一直比复兴号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增大;在24-32s内,复兴号的速度一直比和谐号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减小,在24s末两车速度相等,故两车头相距最远,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0-32s内,和谐号的位移为 复兴号的位移为 可知,故D错误。 故选AC。 8.BC 【解析】由速度时间图可得。具体过程 略 9.CD 【详解】ABC.小车撞击弹簧使轻杆移动时,弹簧弹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两次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相等,弹性势能相等,设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有, 解得, 故A错误,B错误,C正确; D.为使装置可安全工作,小车撞击弹簧的最大动能 故D正确。 故选CD。 10.BD 【详解】AB.根据题意,由图乙可知,t=3s时撤去力F的作用,撤去力F前,根据图像的斜率求得长木板P的加速度为 撤去力F后,长木板P的加速度为 小滑块Q的加速度为 设小滑块Q与长木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P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小滑块Q有 对长木板P有, 解得,,,故A错误;B正确; C.因为,故小滑块Q与长木板P共速后,小滑块Q相对长木板P向右运动。对长木板P,有 解得 对小滑块Q,有 解得 则从P、Q共速到小滑块Q停止运动,还需 故t=8s时,滑块Q停止运动,故C错误。 D.从P、Q共速到长木板P停止运动,还需 长木板P停止运动的时间为 P、Q运动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前面选项分析由图可得,Q相对P的位移大小为等于图中红色三角形的面积减去蓝色三角形的面积,即长木板P和滑块Q均停止运动时,Q距P的右端,故D正确。 故选BD。 11.(1)半径 (2) (3)0.2 【详解】(1)在探究向心力跟角速度的关系时,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