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8879

九年级上册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一轮教材梳理课件(福建)

日期:2025-11-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7895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上册,2026年,中考,道德,法治部
    (课件网) 1 思维导图 2 考点突破 3 福建5年中考聚焦 1 思 维 导 图 1 · 考点1 法治 · 考点2 法治政府 考点突破 2 · 考点3 厉行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考点1 法治[5年2考][教材九上P44~50] 1 法治的内涵。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联系点: 1.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七下第九课,本书P28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七下第九课,本书P29 2 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价值] (1)对公民: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②法治能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对国家和社会: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七下第九课】③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⑤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七下第九课】。 秒懂经典名句: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坚持依法治国 3 法治的要求。 要求 意义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的作用) 实行良 法之治 实行善 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拓展点: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4 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及取得的成就。 (1)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3)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5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①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拓展点———新教材增加: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考点2 法治政府[5年2考][教材九上P51~53] 1 我国政府的职能(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 职能(作用) 权力来源 宗旨 工作要求 ①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②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 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和要求。 地位 核心 要求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秒懂经典名句: 1.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2.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科学立法  3.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