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积累运用(13分) 1.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 (2)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3) 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6)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7)别君去兮何时还?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8)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槊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是 2.按要求选择。(3分) (1)小宁为文学社刊物的“青春情———栏目编写诗句集锦,以下最适合入选的 一项是()。(1分) A.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B.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C.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 分) 一般说来,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这是因为人们只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 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可是不仅能看到同时代的文字,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文 字,能模仿早一时期的文字,因而已经从口语里消失了的词语和句法却往往留存 在书面语里。 )但是只有在文字的使用限于少数人,也就是多数人是文盲的条件下,这种 情况才能维持。 ②这时候,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就不仅是风格或者文体的差别,而是语言的 差别了。 ③在文字的保守力量特别强烈的场合,往往会形成文字和语言脱节的现象。 ④一旦要普及文化,这种情况就必定被打破,与口语相适应的新书面语就必 定取代古老的书面语。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二阅读 (一)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3一5题。(15分) 暮鼓 铁凝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E (1)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 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2)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 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 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档却突然肥坠以 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3)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 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 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 过脸扫了一眼老者一一这老头!她心说。 (4)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 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 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 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 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 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澹癢低沉、粗砺的吼,犹如巷旧的轮胎隆隆碾 轧着碎石。 (5)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 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 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 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莱汤都凉了! (6)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 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竞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7)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 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