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2726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3822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单元,第一,纲要,中外,统编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5·湖南怀化高一期中)凤凰是中国先民崇拜的祥兽之一,在距今7400—5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湖南怀化高庙遗址、辽宁辽河流域牛河梁遗址等,都出土了刻画有本地特色的凤凰图案或者凤凰样式的文物。此现象说明(  ) A.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 B.民族相互交融趋势形成 C.中华远古文化辉煌灿烂 D.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出现 2.(2025·山西大同高一测试)双槐树遗址,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距今约5300年。作为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该文化遗址典型器物是(  ) A.彩绘的陶器 B.精美的青铜器 C.石制的磨盘 D.大型宫殿遗址 3.(2025·山西大同高一测试)有学者说:“西周农业总体而言较夏商有很大发展,但其农具仍多以石、骨、蚌制为主。如此的农业生产率决定了当时农业劳动中仍实行着简单的集体劳作关系。”西周农业发展的这一状况(  ) A.推动土地租佃制的产生 B.与井田制相适应 C.促进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D.加速西周的灭亡 4.(2025·河南南阳高一六校联考)同一历史事实会存在不同的史料记载,这些史料的观点甚至可能相反。关于夏朝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如启武力夺位说、禅让说、世袭说等。这说明(  ) A.互相矛盾的记载掩盖历史的真实 B.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历史真相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5.(2025·山西运城高一测试)《史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由此可知,西周(  ) A.注重构建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 B.统治策略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C.建立了全国性的中央集权统治 D.恪守华夏同源共祖的政治理念 6.(2025·河南南阳高一六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民族交融;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已经设置郡、县进行地方管理。这些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B.家国同构已不合时宜 C.百家争鸣已蔚然成风 D.专制集权已悄然形成 7.(2025·江苏江阴六校联考高一期中)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华夏认同观念正逐步增强 8.(2025·江西宜春高一联考)如图所示为出土于春秋晚期的牺尊,牛首的形象相当写实,双目炯炯有神,在牛鼻子上设有一个套环。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耕牛可能被用于农业生产 B.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 C.礼乐制度在贵族中很盛行 D.铁器得到普遍的使用 9.(2025·安徽庐巢联盟高一测试)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0.(2025·山西大同高一测试)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具有以家庭结构为模式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特征。这在秦朝政权构建中的具体表现是(  ) A.宗族关系成为执政基础 B.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完全取代分封制 D.外儒内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11.(2025·江苏宿迁高一第一次联考)易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