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评价作业练习 一、选择题 1.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 ) 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 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 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2.“1453年4月6日,争战异常激烈,土军屡攻未逞。4月21日,土军在热那亚人的帮助下……用木板铺设了一条长达15千米的木板划道,上涂油脂,把70多艘战舰经陆地拖进金角湾……”这是关于一场著名战争的叙述。交战双方是 ( ) A.罗马———迦太基 B.西罗马———日耳曼 C.德意志———教皇国 D.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 3.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它是( ) A.城市 B.庄园 C.手工工场 D.王国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B.基督教教义主张“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入‘天堂’” C.1世纪,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D.基督教产生于亚洲的巴勒斯坦地区 5.拜占庭帝国对古代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里的“精神营养”主要来源于( ) A.大量希腊、罗马古籍 B.完整的法学体系 C.思想解放运动 D.雅典的民主政治 6.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为 A.佃户 B.贵族 C.领主 D.教士 7.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 A.查士丁尼一世 B.屋大维 C.凯撒 D.伯里克利 8.10世纪开始,城市再度兴起,成为最初城市居民的人主要是( ) A.手工业者和商人 B.封建领主和农民 C.封建领主和商人 D.自耕农和农奴 9.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10.下图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庄园的什么特点( ) A.自给自足的经济 B.独立的庄园法庭 C.劳役地租的剥削 D.忠君的契约意识 11.“庄园法庭档案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下列结论不能根据上述材料得出的是( ) A.庄园法庭审理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 B.庄园法庭审理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 C.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12.以下关于东罗马帝国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②地跨欧、亚、非三洲 ③颁布《查士丁尼法典》 ④文艺复兴在此兴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近代科技兴起 B.城市工商业发展 C.庄园经济繁荣 D.生产效率的提高 14.请为以下三幅图片,选一个正确的主题 A.亚非文明 B.城市的兴起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15.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又称公民法)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 ) A.制定主体不同 B.法律地位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 D.理论依据不同 16.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