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3790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744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上海市,考试,答案,图片,试卷,语文
  • cover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是 (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来斥贵秦统治者横征暴敛,极尽搜刮之能事。 (3)苏洵认为,六国和秦国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实力虽然比不上秦国,但还是有胜利的 条件:“ ”。(《六国论》) (4)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大学之道》)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结果错过了很多好机会。 B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文章是缺乏价值的不刊之论。 C博物馆里与之类似的珍贵藏品可谓汗牛充栋。 D他的这番危言危行造成了大众的心理恐慌。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进化人类学家认为,因为我们从过去几代人那里继承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行动指南, 所以我们被包裹在文化里,,人类进化的目的 。不过,环境既包含文化层面,也包含物理层面。文化的快速变化正在对人 类的进化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①是将其应用于生活环境相同情景中 ②不是通过个人努力独自解决问题 ③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共同积累知识 ④不是通过集体合作快速解决问题 A②④③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4分) 材料甲: 卿云斓兮,红楼灿兮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之思 周汝昌 ①最近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西方的思维擅长分析,中国的思维只重“综合”,不善 “分析”,也不会“分析”。是如此吗?《红楼梦》回答了这个问题。 ②《红楼梦》开头大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的辩证思维很高 明:真假、有无,正是以“二分法”的“对称论”为总纲大旨。他的思想中,对人我,对尊 卑,对情爱,对男女,对贫富,对荣辱,对兴衰…都是如此。 ③中国思维既知分析,又知综合,从未割裂对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句成语,最 有总括代表性。曹雪芹以其超群的灵慧之光与诗人之眼,观察思悟了宇宙万物之后,浓缩、 聚焦于一个问题:人是如何产生的?人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一一“开辟鸿濛,谁为情种?” 人是“情”的独特的占有者一一一人生、社会、文学、艺术,没有了这个“情”,就一切变 释了,甚至消灭了。 第1页共6页 ④石与人同为生育女神女娲所造,故皆由她赋予了灵性,是谓“通灵”。“灵性”是什 么?即知觉、思维、领会的精神功能一一一其实亦即“人性”:但这个“人性”是高层次的, 与真顽愚味大大不同。灵性是先天的禀赋,还需要后天的文化教养。雪芹明言石头投胎于“诗 礼簪缨之族”,至关重要。这样,人的灵性与情,就不再是野蛮低陋的了,就与禽兽之性情 区分开了。更重要的是,其他动物的情与欲是难分的,是任性的、放纵的,而人则必须将情 与欲区辨清白。这就是《红楼梦》“大旨谈情”的宗旨所在。 ⑤老庄思想讲“太上忘情”,佛门讲“无情”,孔圣讲“避情”,而《红楼梦》内涵与 近代西方“真善美”的理念很是相合。贾宝玉是一个“真善美”的寻求者、礼赞者;同时他 也是发觉了“真善美”遭到毁亡的悲悼者。但要真正理解他的“真善美”,还必须回到情” 这条总纲上去。 ⑥在曹雪芹、贾宝玉看来,世上无情即无真,一切皆假。比如礼节、孝道内无情为实质, 遂皆成例行公事,假相虚文一大堆,欺人自欺而已。其中绝无“反礼”之意,他反的是“峨 冠礼服”的俗礼、假应酬,庆贺不由内心,吊丧全无悲凉…他的“善”,是忘己为人,是 真情相待。在他的世界里不知自私是什么。为了自己营私谋利者的善,都是假慈悲、伪君子 借了美好的词令以行其私。他的“美”,是情的表现与效应。有了情,人间变得充满诗 心、诗境,万物各遂其生。这方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