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很中学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联考卷(三) 生物学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细胞坏死是细胞在外伤、缺血、持续高温、毒素及免疫细胞攻击等发生的被动性细胞死亡,是不可逆的病 理变化。红细胞受到疟原虫感染后最终破裂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A项错误;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大量增殖 时不需要红细胞提供模板和酶,B项错误:疟原虫侵染红细胞时,整个疟原虫都会进入红细胞内部进行寄生和增 殖,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 细胞外,C项错误;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中通过吸食红细胞血红蛋白获取氨基酸,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摄入糖类过多,部分糖类会转变成脂肪,导致肥胖,A项正确: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 (肝细胞内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说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甘油三酯不能进人线粒体内氧化 分解,其水解产物能进人线粒体内氧化分解,C项错误;自由基的增多会引起溶酶体膜裂解,水解酶进人细胞质 基质,引起肝细胞裂解,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合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A项错误;高尔基体中肽链是E-155,而内质网中 是E-135,与正常细胞相比,突变细胞的E-135含量明显增多,且据题意可知突变细胞中未检测到E-155,据此 推测突变细胞的蛋白E前体可能在内质网中大量滞留积累,B项正确: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依赖细胞膜上K通道 蛋白E,该蛋白异常会导致心律失常,据此推测,异常蛋白E使得细胞膜上K通道蛋白含量减少,C项错误;通 道蛋白运输离子和分子时,不与所运输的离子和分子结合,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 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A项错误;比较图中各时期的细胞可知,G,期和S期细胞减少,而 G,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说明了G,期和S期细胞可以进入G,期,而G,期的细胞没有能够完成分裂进人 G,期,因此蛋白甲可作用于G,/M期,B项正确:根据题意海拉细胞被蛋白甲阻断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例较 高,所以可推蛋白甲可将海拉细胞的分裂阻断在分裂期,从而抑制其增殖,可能原因是抑制细胞的缢裂、抑制纺 锤体的形成、抑制着丝粒的分裂,C、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AaPp,①细胞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A项正确;②细胞表 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极体,但分离的子染色体的基因型应该相同,B项错误;③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 期,但即、AP应该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项错误;④细胞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但分 离的子染色体的基因型应该相同,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蚕豆病的儿子,可推知蚕豆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 致病基因的位置,A项错误;该患蚕豆病男孩的G6PD基因发生了两个位点的突变,导致该个体红细胞易受损伤 而发生破裂溶血,可能是仅由位点1或位点2突变导致,也可能两个位点突变均对其有影响,分析患儿与正常人 碱基比对结果:位点1发生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仍然是酪氨酸(或氨基酸未发生改变),对 G6PD酶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影响,而位点2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了亮氨酸,可 能会导致G6PD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其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红细胞易受损伤而发生破裂溶血,B项正确、C项 错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会发生XX或YY染色体分离,D项错误。 云南·高三生物学第1页(共5页)绝密★启用前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联考卷(三) 生物学试卷 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