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2024)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课题 4.认识感官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五种感官,了解每种感官的基本作用。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观察和体验,区分不同感官获取的信息,初步建立“感官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认知。 探究实践目标: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尝试记录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态度责任目标:乐于参与感官体验和探究活动,爱护自己的感官,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填空题: 1.我们身体上用来感受周围世界的器官,叫做( )。 2.能帮助我们看到物体形状、颜色的感官是( )。 3.能让我们听到声音的感官是( ),能闻到气味的感官是( )。 4.遍布我们全身,能感知冷、热、痛、痒的感官是( )。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5.观察图片,解决相关问题 认真观察下面的四幅图,回答问题:“小朋友看花朵”“小朋友听闹钟”“小朋友闻面包”“小朋友摸积木” (1)图1中小朋友用( )观察花朵,看到了花朵的( )和( )。 (2)图2中小朋友用( )听闹钟,听到了( )的声音。 (3)图3中小朋友用( )闻面包,闻到了面包的( )味。 (4)图4中小朋友用( )摸积木,感觉到积木是( )的(填“光滑”或“粗糙”)。 图1 图2 图3 图4 6.感官体验小实验 请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尝试判断是什么物品,填写下表: 物品用手摸到的感觉用鼻子闻到的气味我猜测的物品是否猜对苹果橡皮钥匙 10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放学回家后,先打开门,闻到了妈妈做饭的香味;接着走到厨房,看到妈妈在煮香喷喷的米饭;然后他伸手摸了摸锅里的水,感觉水很烫,赶紧把手缩了回来;这时,他听到了爸爸下班开门的声音,连忙跑过去迎接爸爸。 (1)小明闻到饭菜香味,用到的感官是( )。 (2)小明看到妈妈煮米饭,用到的感官是( )。 (3)小明感觉到水很烫,用到的感官是( )。 (4)小明听到爸爸开门的声音,用到的感官是( )。 (5)从短文里可以看出,小明用了( )种感官来感受周围的事物。 5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8.根据材料选择 下列哪种动物的感官特点和它的生存方式最匹配?( ) A.鹰的眼睛很灵敏———帮助它在夜晚看清猎物 B.狗的鼻子很灵敏———帮助它找到食物和同伴 C.大蜡螟的耳朵很灵敏———帮助它在水里呼吸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辩论会:“电子产品对我们的感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9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感官 2.眼睛 3.耳朵、鼻子 4.皮肤 实验探究 做一做 5. (1)眼睛;颜色;形状(答案不唯一,如“红色”“圆形”) (2)耳朵;滴答(答案不唯一,如“清脆”) (3)鼻子;香 (4)皮肤;光滑(或粗糙,根据图片积木样式判断) 6.尝试判断是什么物品,并填写下表: 物品 用手摸到的感觉 用鼻子闻到的气味 我猜测的物品 是否猜对 苹果 圆圆的、光滑的 香香的 苹果 √ 橡皮 长方形、软软的 没有气味 橡皮 √ 钥匙 硬硬的、有棱角 没有气味 钥匙 √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1)鼻子 (2)眼睛 (3)皮肤 (4)耳朵 (5)4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B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 正方(利大于弊):电子产品拓展了感官边界———高清屏幕还原真实色彩,降噪耳机捕捉细微音效,VR/AR创造沉浸式体验。它们帮助视障者“看见”、听障者“听见”,并通过精准数据提升感知效率。合理使用下,电子产品是感官的延伸与增强。 反方(弊大于利):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导致感官退化———长时间盯屏削弱视力与深度感知,耳机滥用损伤听力,虚拟交互减少真实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